第A06版:深度

  打造育种“研发链”

  在遂昌三仁畲族乡坑口村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稻秸飞舞间,一垄垄金黄的水稻被整齐收割,装进运输车里。

  制种大户尹润海随手拽下一把稻穗,在手里来回揉搓几下,低头一吹,递到记者面前:“你闻闻,喷香!”他的妻子则在一旁应声道:“稻粒饱满,看样子是该收了。”

  一阵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缕缕稻香。没多久,运输车就被装了个满满当当。尹润海赶紧上前查看:“第二年种植‘华浙优210’这个品种,亩产量就超过了200公斤,明年产量肯定会更好。”

  好种子是农民致富增收的希望。早在1998年,遂昌县就与省内农业龙头企业之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交流合作,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非常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

  期间,双方合作研发的种子品种多达数百个,其中“中浙优”“华浙优”两大系列品种因其适应性广、产量高等特点在圈内享有盛誉,累计在全国推广种植超过1亿亩,是名副其实的“当家花旦”。

  依托合作方的资源优势,遂昌县还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进行了深度合作,并组建了现代种业研究中心,对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进行合力攻关,同时通过集中连片规划杂交水稻种子繁育生产基地,携手开展亲本繁育、新品种(组合)试制、抗性鉴定等示范种植,有效促进了杂交水稻系列优质品种的培育推广。

  “目前,我们合作研发的种子80%以上都在遂昌有种植,而且良种覆盖率接近100%,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遂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更加坚定了双方长期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伴随种子繁育水平的日益精进,双方合作研发的“华浙优210”还获得了第五届全国优质稻金奖,加上之前获奖的“中浙优8号”“华浙优1号”“华浙优261号”,遂昌县已拥有4个全国优质稻金奖品种。

  “浙江稻种,遂昌制造”可谓实至名归。

  今年5月,由遂昌县牵头制定的市级地方标准《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正式发布,主要规定了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基地选择、育秧、移栽、大田管理、去杂保纯、种子收获、田间档案、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为解决生产中制种产量不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种子质量和产量,更好促进村集体、村民“双增收”。

  “该技术规程是首次发布,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全省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制种行业标准的空缺,对开展标准化种植,进一步做大做强制种产业具有现实价值。”遂昌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尹设飞说。

  升级产业“科技链”

  水稻制种业要发展,除了得让土地“产得多”,还要让农民“收得快”。

  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烘干机……在遂昌新路湾镇农机综合服务社,陈列着齐全的制种“装备”。“过去单是收割一亩地,靠人工就要2天,辛苦不说,作物损耗也大。现在靠着这些设备,从插秧、施药到收割,200亩地靠一个人就能完成。”新路湾镇经济生态办主任、制种辅导员潘建宏告诉记者。

  如此高效,得益于当地实施的行业“机器换人”和农田“宜机化”改造工程。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再配套建设机耕路网、灌排渠道等基础设施,在有效缩短各环节作业周期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种业的亩产效益。

  从2022年开始,遂昌县在云峰、金竹、石练、大柘、三仁等乡镇(街道)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将原来高低不平、零星分散的稻田进行重新规划、连片改造,迄今已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2.55万亩、改造提升0.82万亩,为后续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便利。

  在遂昌县金竹镇,一台台崭新的种子烘干机成了当地农民的新朋友,单是去年就为100多户制种户烘干了1500多吨杂交水稻种子,最大程度降低了恶劣天气的影响。

  “目前在石练、金竹等地,改造后的稻田已可实现全程机械化操作。”遂昌县农业农村局水产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张义勇说,用机械全程参与制种较传统方法可节省一半的人力,每亩减少约370元成本。

  为了让机械强农发挥更大作用,遂昌县还建立了遂昌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中心,专业从事农业机械生产销售、维修、服务等工作;在三仁、金竹、新路湾三个乡镇打造了3个农事服务中心,根据实际需要提供包括“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数字农业、烘干加工”在内的“1+N”服务功能,确保制种产业全程机械化率提升至85%以上。

  “以前很多工序都得靠人工作业,不仅效率低,产量也受影响。现在各环节都有机械可以运用,真是太方便了。”只要提及机械为生产带来的便利,制种农户总会不约而同地点赞。

  当然,种业振兴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依托数字化技术,遂昌持续发挥“一杆农业眼”等物联设备作用,配套运行“绿色农田生态智产”等应用系统,实现了稻种生长态势实时感知、涉农灾害实时预警、农事作业实时洞察、土地健康实时监测等目标,有力提升了种业的智慧化管护、清洁化生产水平,为制种产业开辟了现代化生产新路径。目前,遂昌全面杂交水稻制种统防统治面积已达1万亩,无害化处理率和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率达95%。

  优化农事“服务链”

  上个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遂昌支公司与遂昌县石练镇种植户顺利签出全省第一单“地方财政补贴性杂交水稻制(繁)种自然灾害损失保险”,在原有的政策性制种水稻保险基础上,为杂交水稻制种再增添一道保障。

  “我们原本有政策性的制种水稻保险,保额2200元/亩,现在再加上这个保额500元/亩的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相当于有了‘双重保险’,杂交水稻制种再也不是‘靠天吃饭’了!”石练镇制种农户雷文军说。

  保障制种农户的根本利益,是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从2019年开始,遂昌聚焦民生需求、结合相关政策,在上级资金补助的基础上,利用县级资金和种子公司资金,为每位制种农户全额购买制种保险,其中2023年总体保费为383万元。

  得益于此,2023年,全县380名制种农户成功挽回了经济损失728.4万元。

  不仅制种有保险,贷款也有专门的贴息。在遂昌,每年都有一部分制种农户通过贴息贷款解决资金难题。

  “去年我流转了132亩地从事杂交水稻制种业,效益很不错,今年镇里又在风险兜底保障、机械化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新政,所以我又多承包了四五十亩地。”正在田间查看稻穗结实程度的种植大户雷文钧告诉记者,在各项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如今一亩地大约能节省150元的种植成本,“制种补助力度越来越大,我打算把附近这300多亩地也‘争取’下来,明年再上一个新台阶!”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因此,制种农户作为种子公司委托制种的主体,种植的稻种只能由委托方进行统一收购。

  于是,为确保制种农户能够“靠粮吃粮”,遂昌县在种子公司根据市场行情确定的收购价基础上,额外给予制种农户每公斤2元钱的补贴,种植面积超过30亩的制种大户,还能再获得每亩300元的额外补助。2023年,全县兑现的各类政策补贴达到了2869万元。

  “杂交水稻制种业已成为遂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制种农户年均增收近3万元。”尹设飞说,杂交水稻亩产量高,不同于常规水稻米价较高,需要年年买种的杂交水稻“不靠卖米挣钱,卖种子才是关键”。

  围绕生产特色种子品种、提高种子培育点的扶持力度,遂昌制种业逐渐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高端种业生产体系,“迈向全国制种产业新高地”的目标变得清晰可循。事实上,这也符合遂昌制种业迭代升级的产业逻辑——用最实用的方法和最老到的经验,释放最蓬勃的生产力。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4-08-22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83719.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