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学习实践

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蕴含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理论渊源。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1842年4月,马克思在《莱茵报》编辑部工作时,就提出了报刊人民性的概念。他认为,报刊应该“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事实上早在1839年,马克思在其著作《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就强调:“所以这些哲人和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的塑像一样极少人民性;他们的运动就是自我满足的平静,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同他们对待实体一样地客观。”在这篇文章中,反映了马克思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人文主义思想。马克思毕其一生都在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人的解放等,他曾把自己的理论研究方向称为“人的科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就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这里,无产阶级政党的人民性自一开始就亮出来了。而资本主义民主“实质上始终是少数人的即只是有产阶级的、只是富人的民主制度”,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一运动关注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等,致力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列宁也在《党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深刻指出,党的出版事业“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列宁在这里凭借对出版业的期许表达了俄国式的“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思想。列宁进一步指明要“让群众自下而上地直接参加全部国家生活的民主建设”,并强调“广泛民主原则”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是理论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新时代表述和坚守,从“为人民服务”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再到“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表明我们党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实践逻辑:

  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将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时间相结合,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其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人民视为民主之根本。1940年,毛泽东演讲《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时指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 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基于对民主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新中国诞生前,根据不同的革命任务提出了不同类别的4次统一战线,从国民大革命时期“革命统一战线”(亦称“民主联合战线”)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从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之一,它的提出帮助中国共产党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致使当时军队实力上远远落后于国民党的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了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的百年战争。历史雄辩地证明: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毛泽东振聋发聩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句话是他在《论联合政府》中,也是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提出的著名论断。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经整理修改后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因一个普通战士的去世而阐发出一个明确的党的思想,其本身就带有一种人民民主的思想蕴含。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要“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闭幕词《愚公移山》里指明:“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成为了全党的根本宗旨。革命时期,党建立体现人民民主的“三三制”政权;建设时期,探索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了根本的政治保障;改革时期,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人民生活显著改善,40多年的“改革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实现全面小康的跨越。

  现实逻辑:

  夯实政权合法性的民意基础

  红色江山代代相传、永不变色,力量何在,底气何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100多年了,要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都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即“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历史的铁律。

  2015年9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5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的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源自于历史,是人心向背决定的,是人民的选择。”在这段讲话中,提到了一个政治学上非常重要的概念:执政党的“合法性”。政治合法性涉及政治学上的一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即如何使政治统治取信于民?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执政绩效赢得了人民的认可,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肯定,为中国共产党实现一定时期内的长期执政提供了事实支撑,但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课题,从“执政能力建设”到“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虽仅两字之差,但内涵丰富、意蕴深刻,表明了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自我革命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并深刻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这就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了十分透彻的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而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实质合法性基础就是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有利于夯实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合法性的民意基础,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从南湖游船到井冈山上,从延安窑洞到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诞生于人民,依靠的是“人民群众”,建立的是“人民政权”。从“革命为民”到“改革为民”再到“奋斗为民”,清晰地表明了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始终把维护、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矢志不渝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正可谓:“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

  (作者单位:丽水市委党校)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3-03-26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48693.html 1 3 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