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大力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

——三论学习贯彻市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贯彻落实市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化丽水、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关键是要大力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认真谋划和推进一批具有突破性、创新性、标志性、引领性、个性化和有显示度的文化建设载体和项目,以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推动丽水文化建设的全面提升、整体跨越。

  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必须建设坚强有力的思想理论和精神高地。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入实施理论铸魂溯源走心工程,建设“新时代挺进师”学习小组,打造具有引领力感召力影响力的理论发声矩阵,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全市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理论指引。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创建“全国红色文化融合绿色发展示范区”,努力使丽水成为新时代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高地和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践样板。

  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新人、塑风尚。要坚持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全面贯穿国民教育之中,深度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之中。大力实施“德润处州”行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花开丽水、善行丽水、礼让丽水、书香丽水、诚信丽水”系统创建和“最美丽水好人”品牌建设,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进一步巩固提升全体市民的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必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秉持对历史也是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谋划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整合资源力量实施黄帝文化研究和传播工程、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程、处州历史文脉研究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工程、全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程等“五大工程”,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质和人文神韵的标志性成果。

  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必须扎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共享。坚持文化为民惠民,树立精准供给理念,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度,更好地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分众式、精准化、多样性、有差异的公共文化服务。市县联动打造一批主题和特色鲜明的“文化共同体”,跨山统筹布局建设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与时俱进推动文化载体、文化形态、文化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加快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必须坚持文艺为民,努力创作精品力作。要坚持“出精品、育名家”两手抓,统筹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名家引育,鼓励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丽水之干”的火热实践中开阔艺术视野、挖掘创作题材,努力创作出反映时代进步和人民心声的精品力作。要组织实施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计划、艺术助推乡村振兴计划、青年文艺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文艺创作、作品展陈“两大平台”建设,锻造青年文艺人才队伍,努力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下转第七版)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8-15 ——三论学习贯彻市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25018.html 1 3 大力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