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蓝倞 通讯员 王培怡 陈晓华)走在丽水的景区、体育场、车站……细心的市民发现这些公共场所的墙上,都有统一的标配——“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个装在方形小箱子里的“急救神器”AED,可以为突发心梗等疾病的市民争取黄金急救时间。近年来,我市逐步在全市公共场所配置AED设备,建设“五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更列入我市今年十方面民生实事之一,如今,随着517台AED设备陆续在全市人流密集点位安装到位,我市“五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也初步建成。
据介绍,AED被称为“急救神器”,是一种带计算机的医疗设备。如果对心脏骤停的病人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使患者心脏恢复跳动,则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病人近60万,大多数是心源性心脏骤停病人,且80%以上发生在医院之外。这类猝死病人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4-5分钟,完全可以由经过应急救护培训的市民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AED进行抢救。”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我市也印发了丽水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在黄金生命五分钟内动员一切力量,进行有效社会应急救护,并无缝对接医疗资源保障。
规范、合理、高效的救护流程离不开设备配置与人员培训。2020年,“五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建设首先在我市民宿旅游景区开展建设。今年以来,建设“五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被确定为丽水市2021年全市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加快建设步伐。“五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场景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数据花园云建设子项目,急救培训取证列入“丽水山居”精品民宿评选的必要条件,应急救护普及知识培训不断开展……如今,AED设备已经在全市各大公共场所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已完成应急救护师资培训260人,应急救护员培训8000余人,完成517台AED桩安装,并在每个点位确定一个管理员和四名志愿者,以“1+4”管理模式保障应急救护点位运行高效规范。
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发病,目击者实施CPR(心脏复苏术)施救,周边人员拨打120,取得AED。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