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深度报道

传统智慧 奠定未来发展

  ■本报记者 张李杨

  承载着缙云的千年文脉,见证着区域发展的时代变迁,彰显着乡愁产业的后劲活力……历经漫长的演进,缙云茭鸭共生模式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农耕遗存,成为缙云打造现代区域品牌农业的重要载体。

  茭鸭共生文化价值非凡,这是记者在农村走访时的感悟。

  从骑着三轮车下田到开着奥迪去种茭白,缙云昊禾茭白专业合作社农民叶葛强把茭白种成了“摇钱树”,也擦亮了“中国茭白之乡”的金字招牌。合作社负责人王斌告诉记者,“茭白+麻鸭”提升了效益,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茭鸭共生系统是一种活态的、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生产系统。缙云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缙云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种质资源、文化传承、景观旅游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多元价值,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让茭鸭共生系统活起来,织密保护网是首要任务。要加快摸清家底,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划定保护区域、完善设施建设,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传下去。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离不开宣传推广。在实践中,新建镇借助互联网优势,利用农民丰收节等重要节点,让茭白、麻鸭文化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大洋则通过建设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研学基地,让农耕文化故事看得见、摸得着。

  要看到的是,农民是保护、传承茭鸭共生文化的主体,让农民真正受益,茭鸭共生的保护传承才能落到实处。要发挥好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特色产业,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户,才能擦亮农业文化遗产“招牌”。

  茭鸭共生有身份,还要提身价。挖掘、利用和发展好茭鸭共生文化,要充分发挥其在产品供给、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多种功能,提升其多元价值。一方面,要做强产业链。积极引导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特色资源开发,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推动标准化生产,发展精深加工,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推动茭鸭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另一方面,要打好融合牌。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要突出农味、文化味,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游客体验,带动食行宿游购娱等各环节增值。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茭鸭共生文化是缙云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茭鸭共生系统保护利用力度,保留农业农村的自然风貌、乡土风韵,引导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富民产业,既促进农民增收,更能为乡村铸魂,为迈向共同富裕赋能。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11-18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290072.html 1 3 传统智慧 奠定未来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