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深度报道

云和梯田:填平贫瘠落差的农耕智慧

  ■本报记者 沈隽 陈雅雯

  云和梯田,在深秋迎来稻谷成熟季。伴随着嘹亮的开山号,成群结队的农人步入金黄的稻浪中,开镰收割。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农耕智慧,在云和梯田被发挥到了极致。近千年前,云和畲汉先民修堤筑埂、开垦坡地、引泉入田,巧妙利用贫瘠山地的千米落差,建造千里田畴。

  放眼云和梯田,只见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中国农耕文明的立体史册。梯田、云海、竹林、溪流、瀑布、村落错落交叠,勾勒出天人合一的生态画卷。

  时至今日,当地农人种植梯田稻米,仍完整保留着传统的插秧、收割、筛选、晾晒技艺,并延续着古已有之的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等模式,守护“生态、循环、低碳”的传统农耕精神。

  这近乎严苛的坚守,并非简单源自对仪式感的执念,更是出于对稻米外形、口感和营养的一丝不苟。在去年举办的浙江好稻米评选活动中,云和稻田大米在无数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时光雕刻的梯田农耕文化

  连日来,海拔近千米的云和梯田正迎来秋收大忙之时,数十位村民忙着收割成熟的水稻。

  一手抓一把稻谷,一手握着镰刀利落地把水稻从底部割除;不停地踩动打谷机使其转动打稻;把稻草有序捆绑,一把一把、齐刷刷地摊晒……云和县崇头镇崇头村村民雷陈忠娴熟地完成着收割、打稻、晒稻。“这两天天气好,趁着水稻成熟抓紧收割了。”他笑呵呵地说:“我十几岁就开始犁田、种稻,到现在算算也有三四十年了。这些年,景区不断发展变好,但是我们这牛犁地、人割稻的传统一直没变。”

  “芒种忙种,一人、一牛、一架犁;梅雨期期,蓑衣斗笠添稻香”——这鲜活的传统农耕画面,历经千年依然在云和梯田代代相传。

  跨越千年时光探寻这独特农耕模式的人文源头,“顺应自然”是不变的主旋律。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云和山区,田地最为宝贵,若不能将陡峭的山地加以利用,族群的生存便难以为继。

  为了填平导致贫瘠的山地落差,一代代农人辛勤耕作,而“顺势而为”的梯田农耕文化,也因此融入了当地人的四季生活。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时节,梯田水满层畴,气势磅礴,雕刻出美丽的自然卷轴。“古时生产工具简陋、天灾频繁,人们为了寄托美好质朴的愿望,祈求神灵庇护,便在芒种节气前后举行开犁这一民俗活动。正因此,现在每年我们都在芒种举办开犁节。”云和县崇头镇党委书记刘锋告诉记者,梅源芒种开犁节约定俗成的一整套祭祀仪式完整留存至今,通过十八村迎神、祭祀神田等形式,集中展示了云和山区农民在劳动生产中的习俗,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曾几何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云和梯田景区内坑根、梅竹等地也出现了大量抛荒地。为重现梯田盛景,云和县对景区内500多亩抛荒地进行流转复垦,并精选稻种免费发放给当地百姓种植。

  “从2010年开始,梯田景区核心区农田的耕作就开始实行统一规划,水稻选种标准也一年比一年高,目前选育品种的生长期比一般稻米久,这既能满足景观建设的需求,也能提升稻米口感。”刘锋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当地启动对7200多亩农田的保护修复工程,9个高山远山自然村的500多名村民陆续“生态搬迁”,梯田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环境得以进一步修复。

  去年,云和梯田通过了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梅源芒种开犁节入围第5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填补了二十四节气“芒种”在非遗目录中的空白;今年,云和(梅源)梯田还成功入选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传统文明的新时代创新体现

  春夏之交,尚未插下秧的梯田里田水如镜,倒映着青山和蓝天,层次最为丰富;盛夏时节,插过秧的梯田泛起绿色,不规则的田畴与规则的绿苗相辅相成,充满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入秋后,梯田里的稻子呈金黄色,在山中疾风的吹动下,稻浪飘逸起伏……

  海拔的巨大差异,成就了梯田的四季变幻,不断刷新着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官体验,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前来云和摄影观光、自驾游玩,体验田园生活。

  身处梯田景区核心的坑根村,四周环绕的梯田中稻苗迎风摇曳,与村内错落有致的古朴民居相互衬托,处处诗情画意。村子里,由牛栏、灰寮改造的独具乡村风情的民宿、茶室、咖啡厅、小酒吧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客房以‘耕、读、渔、樵、闲’命名,日常餐食的食材也都是当地农家种植的新鲜瓜果蔬菜,展现农耕生活中最本真的生活状态。”2016年,曾在云南开民宿的谷小杭来云和梯田游玩,被坑根村的原始村貌吸引,“惊喜于这里的云海、山溪、日出以及‘村子的喜怒哀乐’”,最终选择留在坑根村。

  2017年,谷小杭创办了云谷山房民宿,之后陆续把村里的牛栏、灰寮等改造成咖啡屋、山野杂货铺、木玩工坊等新业态,从单纯住宿升级到综合体验性消费,让游客能更全面地感受当地农耕生活。

  “去年,坑根村农家乐、民宿营业收入达540余万元,村里的生态直播间带动农户增收200余万元,越来越多坑根人选择返乡创业。”云和崇头镇坑根村党支部书记叶家云说,如今,坑根村已开办民宿农家乐11家,全村有100余人从事民宿行业,“我们正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做整体规划,打造一个‘梯田上的文化艺术古村’。”

  坑根村的成功并非个例。自梯田景区创建以来,沿线村庄发展风生水起。依托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与众不同的农耕文化,“没有工业产业”的崇头镇成为各方投资的热土。以观看星空为特色的梅竹露营基地一经投入运营,立即赢得了都市游客的青睐,每年可为梅竹村增加15万元的固定收益,成为村集体经济“消薄”的源头活水。

  而位于海拔980米高山上的黄家畲村,则以夏季的凉爽气候吸引了杭州开元酒店集团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高端民宿——开元曼居,一期项目于今夏投入运营,每天都吸引着300多名城市居民前往避暑打卡。

  时代与传统的融合,让农耕文化有了强大的生命力,而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也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在梯田景区的带动下,云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梯田景区周边的160余家民宿农家乐的户均年营业额超过20万元,带动全镇500余人就业创业,景区村农民人均收入超3万元。

  “天人合一”的农旅互促新境界

  在今年云和梯田的开犁节上,云和梯田保护与发展全球智库成立。

  为传承农耕文化、延续农耕文明、推进云和梯田可持续发展,智库将通过文化交流等形式,共同探索梯田如何保护性开发、规范性建设、科学性利用等问题,为全球梯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文化并非守成不变,而是随时代发展进步的。一味守旧的文明,不能称之为文化继承。”开犁节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表示,云和梯田近年来打造的是全域空间产品,而非单一的具象产品,“文化不是‘摆拍’,不是来梯田合个影就能充分感受,文化应该包含在云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让云和梯田可观、可体验、可消费,才能实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一直是云和梯田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景区在创建过程中,系统挖掘农耕文化、银矿文化和畲族文化,形成以开犁节为代表的非遗项目体系和“梯田十味”“稻草草、木积积”等文化IP。

  守望千年农耕文明,不断推动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云和梯田从最初的籍籍无名,到如今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拿到了5A级旅游景区的“入场券”,列入了“诗画浙江”耀眼明珠培育对象,辐射带动了大批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声名鹊起他乡知”的美丽蝶变。云和梯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小霞说,这处华东最大的梯田群已成为游客争相到访的“诗和远方”。

  2020年,梯田景区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综合营业收入2916.7万元,同比增长10.8%,在全市高等级景区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成为云和梯田亟待破解之题。

  目前,作为国家湿地公园的云和梯田,正全面开启湿地保护“云上智控”系统建设。“这套系统将实现湿地基础网络、小气候环境监测、鸟类监测识别等湿地监测智控管理,有效保护湿地植被、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据刘锋介绍,“云上智控”项目让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锦上添花,今年前三季度,云和梯田景区营业收入达3322万元,同期增长1.1%,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梯田旅游再创新高,梯田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90%。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11-18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290055.html 1 3 云和梯田:填平贫瘠落差的农耕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