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今日视点

“全球买、全国卖”, 青田 “世界超市”打通国际国内大市场——

小山城“看见”世界

  从今年国庆之后,参加第四届侨博会的海外参展商就通过空运、海运、陆运等方式,将参展商品陆续运抵侨乡青田。到11月底,将会有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智利等国家的近千种优质葡萄酒到达青田保税仓。

  11月13日至15日,第四届侨博会暨第二届咖啡博览会将在青田举行。

  对此,青田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这释放出坚定扩大开放的强烈信号,这是侨博会在国家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引导下,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合作格局的具体体现。

  从2018年起,到今年侨乡青田将连续第四年举办侨博会。在小山城里,蓬勃发展的进口商品城,正成为打造“全球买、全国卖”的永不落幕进口商品“世界超市”。

  打开山门

  侨乡汇聚“万国”商品

  “连续第四年举办侨博会,报名的参展商仍十分火爆,这是侨博会所形成的品牌效应!”青田县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孙成岩说,这是青田用好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努力把“华侨”这篇文章做深做实,不断强化在浙江“华侨经济文化”工作中的重要窗口作用的重要创举。

  走进商品城,仿佛走进了世界商品的海洋:来自西班牙、奥地利等国进口原装葡萄酒,韩国、日本等国的日化用品,欧洲各国的服装鞋帽、家居百货琳琅满目。商户们忙着处理订单、打包发货、越洋视频订货看样……

  “侨乡进博会的背后,是青田多年来打开山门,创新开放,讲好‘春天的故事’的实践”。青田县委书记周和平说。

  青田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现有33万人旅居海外,遍及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青田县大力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不断优化开放发展环境,为他们回乡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先后出台了《加快华侨要素回流、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促进华侨回乡兴业安居》等近20个涉侨文件,建立起完善的服务和保障华侨创业安居制度新体系和富有竞争力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

  问海借力,开放赋能。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大力扶持进口商贸,聚力建设青田华侨进口商品城、侨乡农品城、华侨总部大楼、世界红酒中心、咖啡小镇、万国风情集聚区等十个大平台。同时,成立了青田侨乡投资项目交易中心,该中心以项目超市形式让华侨“一站式”淘项目,吸引不同“口味”华侨的投资需求。

  近年来,以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为契机,推进创新华侨双向投资服务机制、华侨回归创业创新服务体制、国际化数字文创产业发展机制、华侨回乡安居体制、支持华侨参与社会事业改革发展试点、华侨版山海协作体制机制、华侨公共外交与参政议政等十项制度创新改革,构建起富有竞争力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成为我省一个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我们通过创新进口环节税费担保机制,建立进口商品二维码溯源制度,仅红酒就有1万多个品牌可溯源;探索华侨日用品进口机制,争取投资、信用以及税费等配套口岸改革试点等方式完善贸易通关体制机制。同时,探索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创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出口市场设立海外仓……”青田县发改局总经济师颜坚毅介绍。

  开放的环境、创业大平台以及良好的发展政策吸引华侨纷纷携资归来开公司、办企业,涉及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生养老等多领域。据统计,目前县域内有侨资企业500家,实际利用侨资130亿元。

  而进口贸易则是青田华侨回乡投资最为活跃的领域,在世界各地已圆“淘金梦”的华侨把世界各地的精致商品带回青田,红酒、咖啡等世界商品开始在青田聚集起来,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世界超市”。目前,青田华侨进口商品城营业面积达9万平方米,共进驻297家华侨企业,汇集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种商品,累计销售额已突破140亿元。

  “以前青田还是个偏远落后的小山城,现在发展成为‘万国’商品汇集的地方;一个从来不生产红酒的地方,无中生有硬是打造出一个集展示、商务、交易、服务于一体的世界红酒中心,吸引了来自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400多家知名红酒酒庄入驻。”今年,回国参加进博会的旅法华侨叶理火,感叹家乡的迅猛变化,进博会后,他毅然留了下来。

  打开“脑门”

  主动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

  当前,全球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国际竞争日益复杂。在开放的浪潮中,山城青田勇立潮头,打开“脑门”,融入世界贸易,探索一条具有青田侨乡特色的开放、融合发展道路。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小山城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借梯登高:搭上“上海进博会”的快车,承接上海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办一场“小而精、精而专”的进博会,主打葡萄酒、咖啡、日用品等拳头商品。

  青田政府主动出击,与上海进博会精准对接,邀请了参加上海进博会特别是葡萄酒、咖啡、日化用品的国际参展商和采购商来青田参展,并将进博会举办的时间也选在了上海进博会后的一星期后举办,实现无缝对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进博会。

  小小山城举办进博会,底气何在?背后是遍布世界各地华侨这股强大的力量支撑。

  早在300多年前,青田人从上海乘船北上到旅顺或营口,经陆路至东北边陲满洲里出境,沿西伯利亚铁路到莫斯科,再转赴欧洲各国。一代又一代人用脚步,踏出一条青田连接世界的路。改革开放后,青田人踏出国门闯世界的步伐大幅加快,85%以上华侨活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我是一带一路的受益者。” 阿托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燕伟爱称自己是“一带一路的搬运工。”1999年,22岁的毛燕伟来到了西班牙,他做过缝纫工、中餐馆跑过堂,后来开过制衣厂、百货店,还做过服装、电器贸易……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他在异国他乡打拼了20多年。

  “一带一路”推进了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西班牙与祖国的关系更加紧密。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他把西班牙的商品“搬到”中国,把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品通过中欧班列“搬”到西班牙。

  “世界各地有什么新上市的产品特别是葡萄酒,马上也会出现在青田进出口商品城。”据介绍,顺应国内消费的升级,归国华侨利用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力量,在外配备各自的采购力量,与国内的经销商链接互通商品信息,拓展国内大市场。

  “近年来,青田通过政府搭台、企业组团、连锁加盟等形式和‘百城千店’战略,让进口商品走向全国市场。” 孙成岩介绍,据统计,目前侨乡进口商品城在全国门店已突破426家。

  青田通过海内外联动,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形成了“全球买、全国卖”的产业链,成为青田华侨经济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走出去请进来,青田立足国内大市场,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国内、国际市场循环通道。”周和平说,青田县巧妙发挥“侨”特质,谋划做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篇大文章。

  打开“心门”

  小山城热情拥抱世界

  受华侨文化影响,青田人一直习惯喝咖啡,据统计,青田有300多家咖啡店,每天喝掉1万杯意式浓咖,估算每天消耗约150公斤咖啡豆,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青咖文化”。

  华侨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世界各地的“洋商品”,生活在海外的青田人善于根据家乡发展的需求,把适合在青田落地生根的外来文化元素引进来,成为青田人生活生产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青田根据“欧陆风情”的城市定位,推进重要街区的改造,打造“洋味”十足的风景线:威尼斯浪漫主义、地中海等多种欧式建筑风格触目可及;公园里的斗牛士、格林童话、勇于开拓等雕塑增添了欧陆风情的韵味。仿佛置身欧洲的某个小镇,异域的文明让人感受到了这个小山城的开放和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多元文化的包容。

  独特的华侨文化改变着青田人生活,山城的经济格局也正在重构:由于归国华侨自身的消费需求,喜欢吃西餐、品红酒、喝咖啡……即使是在青田农村,也能享受到这种闲然,于是西餐厅、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红酒师、西餐师、西点师、咖啡师等新职业不断“冒”了出来。90后的洪阳是位“侨二代”,前几年他在意大利学习哈蒙切片,如今带着技艺回乡成了一名“抢手”的哈蒙切片师。

  为此,县委组织部、县人力社保局、县农办等8家单位结合该县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培训实施方案,重点培养“西餐师”“咖啡师”系列特色技能人才,并以“传帮带”等形式,带动一批从业者提升技术水平。

  “今年的‘进博会’,我们收获颇丰,稻米卖成了‘网红’,田鱼以高价‘游’出国门。”在青田侨乡农品城,“侨三代”金岳品欣喜地说,家乡青田的改革开放,吸引着他回到了青田县方山乡,成立了田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稻鱼种植养殖。

  与侨乡进口商品城一样,青田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借助“丽水山耕”品牌和浙江特色精品农品优势,另一座“联通”世界的侨乡农品城出口贸易风生水起,发挥侨商青商在海外从事餐饮产业、超市经营等资源优势,形成国外商品进口和国内农产品出口“一进一出”的商业共振效应,把国内优质农产品和农业文化传到世界各地。

  青田山城虽小,但在这里却能“看见”世界。

  本报记者 阮春生 叶礼标 通讯员 叶春笼

  (图片由青田县委报道组提供)

2021-10-20 “全球买、全国卖”, 青田 “世界超市”打通国际国内大市场——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285971.html 1 3 小山城“看见”世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