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丽水声音

莫让“按规定办”成为不担当的托辞

  一言

  如果你是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遇到难事急事,满心期待地请示上级单位“该怎么办”,得到的回复却是一句“按规定办”,你做何感想?前不久,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基层干部在遇到难题向上级请示时,都曾收到过“按规定办”的回复,这让基层干部十分困惑。某驻村第一书记发现一贫困户房子被雨水冲坏,多次向上级请示,但得到的回复是“按规定办”。根据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这户村民已享受过相关政策,按规定短时间内不能再享受,但国家“三不愁两保障”要求明确提出贫困户要“住房安全有保障”。后来,这名驻村第一书记到县里动用“各种关系”,才为村民申请下来维修指标。他感慨道:“规定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一句‘按规定办’让人真不知道该咋办。”

  基层请示报告的矛盾问题,要么是棘手的难事,要么是责任重的大事,要么是需要上级协调拍板的复杂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草率地用一句“按规定办”应付了事,既显露出个别党员干部能力素质较弱、把握政策不精、业务能力不强,还反映出作风不实等深层次问题。在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个别党员干部不愿担责,有的甚至抱着“不干事就不会出事”的消极态度干工作,使“按规定办”成了应付基层、推卸责任的托辞借口。

  “办对了就是按规定办,办错了就是没按规定办,反正责任与我无关。”“按规定办”看似是一种很严肃、很正规的回复,但站在基层的角度考虑,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会让基层更加“迷茫”。这样的“按规定办”无异于“踢皮球”,会挫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为基层干部减压,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帮助基层干部解决“不好解决的问题 ”,也是减压的方式之一。在遇到基层干部请示“该如何办”的时候,上级领导不妨“把责任多压在自己身上”,给“不好解决的事情”找到“能够解决的办法”。一方面,可以成立“难题专家团”,就基层提出的“不好办的事情”,让专家参与探讨,依据现有政策,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对于“前无车”的事情,可以考虑出台专门的地方规定,既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还能够给“后来的相同问题”一个处理标杆,不至于出现“乱办”的标准不一。

  “按规定办”是工作要求,不是推诿不办的说辞;“马上就办”是工作作风,不是破坏规则和法治的借口。这里既考验干部的治理能力,也对各级出台统揽全局的政策法规提出了要结合实际、倾听基层意见的要求,不能让“按规定办”变成不担当的托辞。

2020-11-24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234883.html 1 3 莫让“按规定办”成为不担当的托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