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红绿”丽水绘新卷

  本报记者 阮春生

  全市农民收入增幅全省“十一连冠”,成功摘帽“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现象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双清零”,地区生产总值比20年前增长6.5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7年全省第一……

  在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地处红色浙西南的绿色新丽水,交出了一份合格且惊艳的成绩单!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全市干部群众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的创新开拓,是全市人民传承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求是奋进,是丽水上下忠诚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图强有为!

  生态促经济,经济护生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这是习总书记对丽水的亲切嘱托。如何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是丽水需要回答的一道命题。

  森林覆盖率达82%,水生态环境质量和空气环境质量常年居全国前十,生态文明总指数位居全省第一。好山好水好空气的优越生态,成为新时代丽水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

  “生态促经济”。基于绿水青山生态优势的内生性产业在丽水快速发展,“生态经济化”逐渐破题。

  画好“山水画”。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到目前已累计建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3个,以排名第一的佳绩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2019年全市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9.3%。

  念好“山字经”。丽水在全国率先探索打造“丽水山耕”生态农产品、“丽水山居”田园民宿、“丽水山景”乡村旅游等“山”系区域公用品牌,其中“丽水山耕”年销售额突破84.4亿元,2019年跃居“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排行榜首位。

  “生态就是效益。”位于龙泉的国镜药业公司,受益于当地的水质和空气质量,每年的水净化处理成本节约158万元、空气净化系统节省60%的费用。落户缙云的德资企业肖特集团,去年追加10亿元投资建设医药容器中国生产基地。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生物医药产业,在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型、壮大。

  “经济护生态”。与绿水青山和谐相生的外源性产业在丽水加速兴起,“经济生态化”探路先行。

  丽水在全省率先出台生态工业发展负面清单制度,发布生态产业鼓励培育类项目清单,实施“丽水生态制造2025”,倡导“亩均论英雄”,推进园区腾笼换鸟、改造升级,全面启动平台“二次创业”,25个区域块状经济发展壮大,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三把“金钥匙”,打开新通道

  跨山统筹、创新驱动、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打开了丽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新通道。

  布局优化,资源整合,齐头并进。丽水东部的莲青缙,组团打造生态经济示范区,百万人口、千亿GDP的发展核心带正在形成。丽水西部的6县市,突出文化引领、差异发展,组团打造经典文创、乡村振兴、特色风情聚落区块,凸显山水神韵、人文底蕴的特色发展示范区雏形初具。

  以前穷在山上,如今进厂“拿工资”,一家人过上了幸福新生活。龙泉市小梅镇半月村村民吴丽珍,受益于“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今年从不通公路的际里自然村搬迁下山,自己在家门口的竹木加工厂上班,

  (下转第七版)

2020-11-19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234164.html 1 3 “红绿”丽水绘新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