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学习实践

以国家治理现代化 夯实制度基石

  历经艰辛求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民生保障尚存在短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等等。对这些问题要科学研判、着力破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制度遵循。《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并清晰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宏阔格局。这一系列全方位、体系化的制度构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的深刻洞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制度保证。

  (据《经济日报》)

  把党自身建设好建设强

  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历来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当作我们党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正是有了这个伟大的工程,我们党才能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发展历史充分说明,没有坚强有力的自身建设,就没有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不会有党和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进行自我革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坚决清除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消极因素,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推动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据《人民日报》)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深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道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对其他领域制度建设有重要影响,是中国发展道路行稳致远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党和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实践探索的理论结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核心要义就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是辩证统一关系。把握好这种辩证关系,有利于更好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中的所有制结构,有利于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我国生产力。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一个伟大创造,很好地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实现了重大突破。

  (据《光明日报》)

2020-09-06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222522.html 1 3 以国家治理现代化 夯实制度基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