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

播撒科技 振兴乡村

  创新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到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科技特派员躬耕乡野,播撒火种,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也为当地留下了一部部致富经。

  2006年3月,省科技特派员张建被派驻至青田县祯旺乡。“祯旺是革命老区乡,也是低收入农户集中的乡镇。”张建回忆,当时,全乡油茶和毛竹面积均有9000亩,但由于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油茶林和毛竹林荒芜现象严重,且效益差,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3200多元。

  如何实现老百姓的增收,是张建派驻后急需破解的难题。他果断采取“政府+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充分利用“以奖代补”资金扶持,重点发展毛竹、白茶、油茶、稻田养鱼等产业。同时,实施省科技特派员项目13项、国家星火项目1项、县科技项目18项,获得资助经费238万元;积极转化技术成果,引进早园竹、三叶青等8个品种,建立基地5300亩。依托科技成果,不断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张建不断为祯旺百姓的增收开启一扇扇致富门。

  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科技特派员发挥专长,为当地制定长久的产业发展规划。2006年,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斯金平首次被派驻到庆元县,当时,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将铁皮石斛栽满中国广袤农村的田间地头,将这味神奇的古老药材带进寻常百姓家中。

  正是由于工作出色,自2011年起,斯金平又被同时派驻到莲都、磐安、乐清三地担任科技特派员。十多年来,他始终保持一颗为民创富的初心,演绎着铁皮石斛这株“仙草”的致富传奇。其中,莲都夫人山铁皮石斛基地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将100多亩松树林种上石斛,将廉价的松树培育成了“摇钱树”。

  除了解决种植上的技术难题,斯金平还将目光放在了铁皮石斛的产业化上。“增收不能光看市场价格,还得看田间地头的价格。要想真正改善农民朋友的生活,不仅要让他们通过种植铁皮石斛挣钱,还得将石斛产业做大做强。”斯金平介绍。

  落实项目 形成产业

  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直接送到农民手里。广大科技特派员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参与到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和瓶颈环节开展服务,形成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创业链,有效带动了技术、项目、资金、信息、市场等要素向产业链聚集,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2007年,李强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来到缙云县大源镇。他发现这里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地处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干湿度和气候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同时山高土厚,土质是偏微酸的沙壤土,十分有利于茶叶香气物质形成。

  十多年来,李强脚踏泥泞土地、经历风吹日晒,帮助当地发展茶叶种植,指导茶农掌握绿色安全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让昔日偏僻山乡变成“千亩黄茶第一村”。

  “以前山上都是荒地,零星种点毛豆和甘薯,也都自家吃掉了,根本没什么收入。多亏了李特派员的指导。”龙坑村村民李国忠说,目前全村有293户在种植黄茶,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300多亩,亩产值达2.1万元。

  东坑镇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南部,北溪支流贯穿全境,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良好。2005年,省科技特派员郭方其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被这个美丽的地方所吸引。经过调研,并结合东坑镇及周边乡村高海拔山区气候优势,郭方其决定利用自己所学的花艺知识在东坑镇发展高山花卉产业。

  初到东坑,郭方其便与景宁雅景花木专业合作社一同实施了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一品红高效设施生产关键技术中试与示范”。该项技术成果可使“一品红”在夏季进行反季节栽培,让成品花在国庆节前大量上市,产品一经推出便广受市场好评。

  2011年以来,花卉市场又掀起了一波“多肉浪潮”。随即,郭方其协助雅景花木专业合作社开展“多肉植物高山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的产业创新和服务团队项目研究。在他的推广下,村民们纷纷将多肉植物带进家中,一时间,院子里、步道上,多肉植物开满了东坑镇的各个角落,提高了乡村的品位和环境质量。

  李强、郭方其只是科技特派员群体的缩影。当前各级科技特派员扎根丽水,活跃在田间山林,正在希望的田野上讲述着一个个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动人故事。

  为企解忧 助企发展

  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丽水,受制于区位条件、科技资源、创新氛围、人才待遇等方面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创新成本高、研发过程长、人才难留住,迫使一些企业在开展产业转型升级、产品技术研发过程中,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2016年10月,丽水在全省率先试点“工业科技特派员”机制。

  通过以“给企业找人才,为人才搭舞台”为目标,引导和支持人才、智力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工业科技特派员机制助推企业创新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全市新增工业科技特派员50名,累计派出175名,共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218项,申请专利354项,转化技术成果161项,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62场,帮助企业申报各类项目123项,引导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载体33项。

  青田县祯埠乡小群村是全国休闲椅产业集散地之一,目前该村拥有休闲椅厂50余家,主要生产木折椅、钢折椅和钢木折椅等产品,年产值超过2亿元。但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密集、产品质量低、品种单一等问题制约了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自来到青田后,科技特派员郑精武就极力破解休闲椅在生产过程中,因表面氧化皮难去除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难题。通过多次调研,结合当地生产环保需求,他提出了一套高效、环保的钢材无酸除氧化皮及喷涂工艺流程。该技术也得到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之后随着该技术的普遍应用,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外贸定单也实现了突破性增长,2018年生产示范性企业实现外贸销售定单5000万元。

  休闲椅生产还是多种零配件的组装过程,包括焊接、铆钉、穿线、装配等十几道工序。如何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减少生产环节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青田休闲椅行业升级必须解决的问题。郑精武又与实施单位开展“休闲椅行业装配流水线的成套技术研究”项目,建立从喷涂到组装整个工艺流程的流配流水示范生产线,使工人生产效率提高30%,同样产能下厂房的利用率提高40%,产品质量也随之大大提升。

  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丽水的改革发展勾画出了一幅宏伟蓝图,丽水也牢牢把握这把打通绿色发展的“金钥匙”,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全市上下一盘棋,凝心聚力促发展,不断为全省建设“重要窗口”凝聚起丽水智慧,贡献着丽水力量!

2020-07-27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213970.html 1 3 播撒科技 振兴乡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