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丽水文史

  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丽水5处文物榜上有名,包含4处古建筑,分别是市区万象山灵鹫寺石塔、庆元吴文简祠、遂昌独山石牌坊、松阳詹宝兄弟牌坊,以及1处古遗址——龙泉源口窑址,并入大窑龙泉窑遗址。至此,丽水市共有“国保”单位17处。

  坐落于万象山上的灵鹫寺石塔,系南宋嘉定年间建造小型石佛塔,结构精巧,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是南宋佛教艺术和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作,对研究古代佛教文化和佛塔形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一

  石塔原建在丽水城东北郊十里地的灵鹫山灵鹫寺前。清道光版《丽水县志》记载:“灵鹫山,与鹁鸠山相对,好溪环经其前,层峦峙云,重荫被水,霜旦晴初,尤极幽致。”据有关史料记载,历史上灵鹫寺有三次建寺扩院。第一次,东晋大兴元年至咸和四年(318-329)始建灵鹫寺;焚于南朝太建五年(573),历时256年。第二次,复建于后梁贞明六年(920),名灵鹫禅寺,寺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等。宋建隆二年(961),僧人祝生将灵鹫禅寺改名祝山寺。祝生卒,继僧祝君持寺,至康定年,提倡释道联理安天下,佛道两教旺盛,复称灵鹫禅寺,扩建大雄宝殿和禅房,规模宏大,是灵鹫寺鼎盛时期。第三次,明洪武四年(1371)扩建灵鹫寺,释道并存,东侧建有平天圣母殿及道房。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改灵鹫禅寺为灵山寺,由佛教延续至建国初期。

  按佛教七佛宝塔的制度,灵鹫寺石塔应有七座。按建制惯例,石塔应在灵鹫寺山门前。灵鹫寺古寺院早年塌圯,七塔中的四座幸存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七辑瓯江水库文物工作报告之一记述:“丽水市东郊灵山寺,大殿重建于明嘉靖年,气势雄伟。山门前原有宋建石塔七座,现存四座……”

  二十世纪50年代末,拟建瓯江水库,需对丽水淹没区内的重要历史文物进行迁移,灵鹫寺塔首项列入迁移保护的对象。在省文管会瓯江水库文物工作组牟永抗等主持下,灵鹫寺石塔迁往云和县城郊前溪山上。后来,瓯江水库工程因故未实施。至1980年,丽水县文化馆文物工作组在云和县文化馆文物组配合下,将石塔拆卸编号,迁移回丽水,安置在万象山公园西南面的岩坡之上。石塔安装工程于当年竣工。

  二

  四座塔局部残损,其中三座塔的塔刹俱毁,仅有一塔比较完整。石塔全用凝灰岩叠砌而成,六面,通高四米余。四塔均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建筑型制、风格基本相同,仅雕刻题材略有变化,属同一时期的作品。按塔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分为1—4号,以保存完整的3号塔为例:

  基座:双重须弥座式,高104厘米,平面呈六边形,最大径136厘米,由土衬、圭角、上下枋、上下枭、束腰等部分组成。土衬石高23厘米,六面雕刻两重纹饰,底重为波涛汹涌的海水,上重浮雕瓣面丰腴的双线覆莲瓣。土衬上须弥座自下而上收分。第一重须弥座收分不大,第一道为圭角,高15厘米。第二道为下枋,高8.7厘米,雕刻卷草图案。第三道为束腰,高11.5厘米,每面开光,雕刻如意纹一朵。第四道为上枋,素平。第一重须弥座上枋又是第二重须弥座之下枋,基座自第二重须弥座起收分明显,上、下枭雕仰、覆莲瓣。束腰高23厘米,六面刻狮子、双狮戏球、菊花、牡丹、如意菱花等图案,转角处雕凿出三支合并为一组的竹状倚柱。上枋素平,上承塔身。

  塔身:高109厘米,分二部分,下部为六边形塔柱,上部为一椭圆形塔肚,中间以一素枋分隔。塔柱从基座上枋每边内收13厘米,使基座露出一六边形台面。塔柱实心,高28.9厘米、径68厘米、边长34厘米,其中一面刻建塔题记,造塔年代及匠者有铭。其余五面雕刻金刚力士各一尊,力士身穿盔甲,手持兵器,双目圆睁,容相威武。椭圆形塔肚中空,开一火焰门,塔肚内原供奉佛像一尊,现已遗失。塔肚外壁雕佛像、女供养人各二。二佛身着大袖双襟宽衣,头带宝冠,面部富有表情,形神兼备。一佛左手执拂尘,另一佛手持禅杖,神态端详地跏趺跌坐在翻腾的祥云之上。供养人头扎高髻,插发钗,身裹长裙,各捧一盘供物,体态匀称,正身侍立,头部两侧各飘一朵卷云。塔肚下部以覆莲周匝,塔肚上承塔顶。

  塔顶:分为仿木构造塔顶和塔刹两部分,总高210厘米。仿木构建筑塔顶高75厘米,六角攒尖屋顶形式,阑额搁在塔肚之上,其上每转角处施铺作一朵,每面各施补间铺作一朵,计12攒。每攒斗拱出华拱一跳,为单杪四铺作。斗拱上承檐子,并按木结构屋顶形式隐出木构建筑应该有的构件和细节,如撩檐枋、椽子、角梁、瓦垄、垂脊等。檐口阳刻勾头,纹饰系宋代常用之宝相花。整座塔顶仿木构造做法十分逼真,是极具匠心之作。塔檐顶部冠以六边形刹座。塔刹残高135厘米,依次为刹座、双重覆莲、宝珠、仰莲、五重相轮、六边形宝盖等。相轮自下而上逐个略有缩小。从现状看,五重相轮纵向分配不均等,估计是石塔迁移后装配不适造成的。宝盖上部结构残损。

  四座塔除一号塔建于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外,余均建于嘉定九年(1216)。塔身上的六边形立柱的一面均刻有建塔题记,自左向右直书,字径约三厘米,阴刻正书。

  一号塔题记:当院徒弟、住持东山多福院比丘师倬,抽施长财,建造七佛宝塔一所。祈福答报四恩,利资三有。嘉定九年岁次丙子十一月朔日谨题。匠者陈喜。

  二号塔题记:处州府郭内住印庵比丘□□住持施财,命工镌造宝塔一座。祈福乞荐先考□承郎□公,先妣□安人陈氏□□□界。仍报四恩、一切□者。时嘉定十一年戊寅岁。□记。

  三号塔题记:当院徒弟、比丘师柟施长财建塔一座。祈福追悼先考汝南应六承事,先妣□君吴氏同生净界,永脱轮迴。四恩普报,三有齐资。一切□亲咸成佛道。时太岁丙子嘉定九年四月十五日谨题。石匠叶成。

  四号塔题记:都□上□□李□□□比丘□□□□一座。福报四恩。□□□□□□。旹□□嘉定九年岁次丙子正月日谨题。□□。

  灵鹫寺塔在造型设计和雕刻工艺上不仅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精湛高超,做法娴熟。

  三

  灵鹫寺石塔系“窣堵坡”式石佛塔。窣堵坡式塔在我国中唐时期出现,是印度密教东渐的产物,初期遗物仅见于敦煌石窟的壁画中,后常用于小型砖石佛塔和墓塔。窣堵坡式塔在两宋时期的江南一带比较流行,往往布置在大型寺宇山门前,呈一组七塔排列,喻示过去七佛,为禅宗法脉源头表征。灵鹫寺塔原来也是七塔制度,一号塔壁有“當院徒弟、住持东山多福院比邱师倬,抽施長財,建造七佛宝塔一所”的题记,可以获证。七塔制度在浙江省内的遗存,如苍南护法寺还留存有两座宋塔,其他如天台国清寺、宁波七塔寺尚有七塔遗制。

  灵鹫寺塔通高四米余,高分比约为塔座一分、塔身一分、塔顶及塔刹二分。比例分割和谐,轮廓衬托分明。塔体都有大小收分与上下增减手法,从塔基到塔顶逐步施用,配以圆形的塔肚子和六角攒尖项及修长的塔刹,形成优美的轮廓线。

  塔平面六角形,是窣堵坡式石塔的主要特征之一。双重须弥座饱满凸出,层层密叠,与宋《营造法式》铺作制度“须弥座”所载形式比较接近。一重须弥座收分比较缓和,二重须弥座收分较明显,这种形式对建筑主体既有观览上的衬托作用,又增强了塔体的稳定性。

  灵鹫寺塔塔檐斗拱形制与宋式铺作吻合,对分析塔之建造年代是一个非常有力的佐证。这些斗拱中值得一提的是,除三号塔用方形栌斗外,余三塔的转角铺作栌斗做成讹角的圆楞状,与建于五代的杭州闸口白塔和南宋重建的杭州六和塔所使用的圆形栌斗形制相似。宋《营造法式》卷四规定:“柱头用圆斗,补间铺作讹角斗” 。由此可见,古代建筑在某些结构既有一定的模式或标准,还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的余地。

  塔檐仿木构造斗拱形式对照表

  

  塔刹是居于塔顶的标志物,是古塔最崇高的部分,也是佛教建筑的象征。灵鹫寺塔的宋式仿木结构攒尖顶和造型挺拔的塔刹组合在一起,显得高耸秀气,使石塔飘逸而生动。如三号塔通高423厘米,而塔顶高达210厘米,约占塔高的半数,因而使塔刹有直冲云天之感。这是古代匠师经过精心构思,运用对比手法,达到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灵鹫寺塔运用精雕细琢、装饰繁复的浮雕做法,与宋塔手法一致。跟唐塔端庄、质朴的风格相比,造型表现了宋代石塔精巧繁复、轮廓喧闹的外向物质美。由于灵鹫寺石塔体形较小,更使其显露出玲珑剔透、轻盈俏丽之美感。

  此类窣堵坡式小型石塔在浙江遗存较少,福建泉州、晋江一带最为突出。对比泉州开元寺内建造于明代窣堵坡式石塔,外型与灵鹫寺塔基本类同,造型沿宋式,除顶部保留攒尖痕迹外,仿木结构尽去,工艺也较灵鹫寺塔简单。

  四

  灵鹫寺石塔的独特魅力之处在于它精湛的雕刻艺术,整座塔全用凝灰岩雕琢砌筑而成,用剔雕、圆雕、线刻等表现技法在塔体上雕凿出人物佛像、花卉蔓草、吉祥动物等。人物佛像、莲瓣等主要部分都采用凸出的平整表现法,有如《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中的“剔地起突”(高浮雕)作法,在凸出的主题上用尖刀刻出细而流畅的线条,达到造型精确,题材生动的艺术效果。装饰题材大多与佛教文化有关,与其它砖木结构塔相比更具有宗教性,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佛教造像,这是灵鹫寺石塔装饰运用最多的类型,主要施于塔身的六边形塔柱和椭圆形塔肚上。塔柱除了一面刻题铭外,余各面均雕刻金刚力士各一。力士身披盔甲,手持兵器,容相威武,显示了护佛法者的刚毅雄强。塔肚上的浮雕像造型有菩萨、罗汉、居士、供养人等。通过匠师的刻画,他们的神形、服饰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一号塔肚外壁雕菩萨、罗汉各二躯,菩萨头戴宝冠,衣纹简洁,双手合掌,神态虔诚地盘膝禅坐在莲花台上,头部上方各飘一朵卷云。罗汉为比丘僧人像,头部无须发,身着袈裟,脚蹬一朵腾升状的祥云。二号塔塔肚雕刻菩萨和罗汉各二。菩萨在火焰门的两侧,左为文殊,右为普贤。文殊驾狮子,普贤乘白象,头戴宝冠,肩垂飘带,手持如意,身后均有圆形“头光”。佛像刻纹极为细腻,富有质感。罗汉一为长眉罗汉,一为讲经罗汉。讲经罗汉左手捧一经卷,右手伸出二指,妙相自若。三号塔肚雕刻人物佛像有四(在概述中已作描写)。四号塔塔肚外壁雕护法像和女供养人各一,护法像作背身、侧脸、弓腰状,手持以兵器;女供养人手捧圣果,面带慈容,腰裹长裙,姿态飘逸。除供养人外,在火焰门的两侧各绕一条气势奔放的“四爪龙”,龙角、发须、鳞片等细部雕刻极为逼真。

  第二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装饰纹样,常见的有祥瑞狮子、卷草、花卉、如意、宝相花等。传统纹样集中表现在第二层须弥座的束腰部位:

  须弥座束腰六面雕刻饰物对照表

  

  

  

  第三类是与佛教相关的装饰纹样,如仰覆莲瓣、云山海水、云纹气浪等。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圣洁之物,是佛塔最常用的装饰题材。灵鹫寺塔身多处用仰覆莲瓣周匝,所刻莲瓣丰厚饱满,在塔的装饰艺术中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云纹气浪围绕着塔肚上的佛像装饰,如三、四号塔肚周身以云海环绕,使佛像有腾云驾雾之感,表现了佛门崇尚的精神境地。基座下的土衬石六面雕刻波涛汹涌的海水和云山,佛教称为“九山八海”,即以须弥山为中山,周围环绕八山,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这是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示的山海总数。这类风格可以在浙江义乌双林寺塔(五代)和杭州灵隐寺双塔(北宋)见到。宋《营造法式》卷三十三《小木作制度图样》第四“转轮经藏”下部也使用宝山海水装饰。应该来说,源于佛教的“九山八海”,在《营造法式》问世前的五代吴越后期已经在佛教建筑中被普遍采用。

  灵鹫寺石塔因多次易地迁移,塔形较小又不能登临,一直来在普通老百姓中影响甚微。近年,万象山公园提升改造,对灵鹫寺石塔进行周边环境整治和保护设施建设,现已成为万象山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作者系丽水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研究员)

2020-01-13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17441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