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乡镇聚焦

  古市镇位于松古平原西北部,建镇始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全镇总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2.8万余人。素有“历史重镇”“处州粮仓”之美称,“叶法善传奇”“月宫调”“卯山文化”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千年古镇的深厚文化底蕴。

  为了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的目标,古市镇聘请了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进行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整体风貌规划设计,明确“养生宜居小镇”的建设定位。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整理文脉,整合资源,挖掘特色,获得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优秀规划。

  古市镇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保存完好,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现保存着历史风貌的老城区面积约0.8平方公里,其中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点)7处,已公布的历史建筑16处。在整治规划上,该镇专门邀请省古建筑研究院专家编制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对历史街区进行严格保护,不断提升街区人居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扶持培育传统业态。目前,历史文化名镇一期工程已经完成,通过历史文化名镇一期整治,街区风貌得到了修复和改善,街区业态有了新的发展。

  针对下观桥、古牌坊、老桥头等重要点位,古市镇结合小镇特色,精心设计方案进行节点打造,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让小镇底蕴特色能展开来,铺出去,使各节点既保留了古镇元素,又融合了新城的内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一些空闲围墙上选取了部分能代表古市历史文化记忆的照片,将其体现在墙绘上,用艺术的形式重现古镇的文化底蕴。

  违章建筑、不协调建筑,是影响城镇容貌的关键因素。古市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拆除,他们分头走访听取民意,形成设计方案,让老百姓看到拆除后的效果。同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乱搭建最严重的后塘小区,只用一周的时间就全面完成签字并拆除。后塘小区的1000多平方米违章顽疾拆除既让群众看到了政府的决心,也让干部们增强了信心。随后,以村为单位开启了全面拆除模式,先后完成卯山路、米行弄、后塘小区、横街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的拆改工作,累计拆违拆旧面积5.6万多平方米,拆除蓝顶棚4万多平方米。

  “拆不是目的,利用才是关键 。”在大力推进拆除的同时,古市镇加强拆后利用,尽早安排设计人员到拆除点位现场踏勘,及时进行拆后利用设计,并用最短的时间拿出了设计方案和效果图。原本是棚户区的卯山路区块,改造后道路整治宽敞,新建的医院整洁美丽;原来的50省道边有一块违章建筑集中区,占地20亩,镇里对违章建筑进行了集中拆除,并进行了绿化,周边环境实现大变样。新建成停车场10个,停车位215个,新建绿化小公园7个,闲置场地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镇域风貌的全面提升,让更多人享受到了拆除的好处。

  古市镇完善小城镇环境整治项目管理模式,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分管领导、一个责任科室、一个责任人”的“四个一”责任落实机制。通过领导带头干、党员示范做,把党旗插在最难处,教育引导党员做整治行动的主攻手,把拆旧拆违、赤膊墙整治、重点户政策处理等最难、最苦、最重的任务都交给党员、干部来承担和完成。为了让所有干部沉到第一线,古市镇将整治区域划为10个片区,由镇班子每人负责一个区块、全体镇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分组纳入,责任到人,分片包干,逐街逐巷扎实推进,通过一轮轮的实地走点,共查找出1600多个大点位,逐一开展整治,共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5000余吨。

  如今,漫步古市镇幽长的古街,古朴的建筑,带着历史气息的沉香扑面而来。经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又重新充满朝气和活力。

2019-10-09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145622.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