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松阳:一片茶叶富万家

  本报记者 钟根清 孙丽雅

  “因为看重我们松阳茶叶的品质,加上我们伴手礼和商务礼品的精细包装,中秋节订单总共达到1600余个,销售额达到800多万元,有些订单节前两个月就来了!”昨日,浙江悠谷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孔晓澄欣喜地说,“在松阳,这片小小的叶子成了‘黄金叶’,实实在在地富了一方百姓!”

  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农民收入的50%来源于此,农业产值的60%来自茶产业……在松阳,一片叶子的发展,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未来。

  作为浙江茶主产区、中国茶贸易重镇,松阳拥有12.85万亩茶园,去年茶叶产量1.49万吨,市场茶叶交易量达7.91万吨,茶叶全产业链综合产值高达108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松阳县域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去年,松阳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茶乡”的目标。今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首个碳中和茶叶基地在松阳揭牌落地,标志着松阳茶产业正式开启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松阳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时期,松阳就已盛产茶叶。到了唐代,松阳茶还成为贡茶。进入近现代以来,松阳茶产业更是得到了迅速发展。1929年,松阳茶叶在西湖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开始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知名度。

  今年55岁的松阳县农业农村局茶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张林福,从1984年8月开始就一直从事茶叶相关工作,对茶产业发展颇有研究,是名副其实的“茶叶通”,也亲眼见证了松阳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张林福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初,县里号召在山脚、圩地、园地、坎边的茶园进行垦复改造,以恢复和扩大茶叶生产。上世纪60年代初,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松阳茶园面积、产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上世纪70年代初,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利用当地适宜的山地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掀起了一场开辟茶园的群众运动,茶叶基地面积持续扩大。

  随着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松阳陆续引进茶叶初制机械,机制茶逐步得到推广。1984年,松阳银猴获浙江省名茶证书。名茶的创新开发,为松阳茶类结构调整,丰富品种,扩展消费空间开辟了新途径。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新兴镇首次利用山垄田、大田发展良种密植茶园。可谓是一个新的创举,对松阳加快良种茶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张林福说,从2000年以来,松阳茶园每年以8000亩以上的速度递增,茶产业逐渐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以来,每年的阳春三月,茶乡松阳都会举办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广邀专家学者、茶商茶农走进松阳,共商茶事、共谋茶业,既见证了浙南茶叶市场由最初的露天交易、摊位交易到全国最大绿茶交易市场的华丽蜕变,市场辐射带动全国十余个省份1000余万亩茶园、年交易额达58亿元。同时,也见证了松阳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发展历程,松阳在业界声名鹊起,知名度与美誉度与日俱增,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茶业百强县。

  今年79岁的新兴镇上安村老茶农刘小高,是松阳数一数二的第一代“茶人”,也是因为种茶第一个盖起洋房的茶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作为科技种茶领路人,带领村民发展茶叶。

  “没想到松阳茶产业能发展到这样大的规模!我们村建成了浙西南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超6亿元!”刘小高激动地说,毫无疑问,松阳已从“茶产业大县”向“茶产业强县”稳步迈进。

  (下转第七版)

2019-09-20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141842.html 1 3 松阳:一片茶叶富万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