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瓯江特刊

  如今,当人们走进坐落于缙云仙都的晨艺木雕,一阵阵醇厚的樟木香扑鼻而来,大厅里的各式木雕艺术品随之映入眼帘,俨然是一个被松竹梅兰、飞禽走兽、山水八景牢牢包围的艺术世界。

  这是郑伟胜在5年前创办的“个人工作室”。

  那时的轩辕街,没有琳琅的商铺,没有如织的游人,冷冷清清,太阳一落山,便入夜了。再一次回到故土的他,心静如水。虽学成在外,但他始终没忘记,自己的木雕之路,从这里起步。

  从踏进缙云木雕厂开始,郑伟胜的生活空间便简化为两样东西:樟木和刻刀,时间是1993年。

  但两年后,他便“厌倦”了,再待下去,“也没有提高的余地”,因为已经掌握了在此所能学到的全部技艺——没有丝毫犹豫,他卷起铺盖,远走他乡。“若当时没出去,不会知道自己懂得太少,无法踏进真正的木雕世界。”这个土生土长的缙云男子,在离开那个叫做船埠头的小村庄后,辗转来到杭州萧山、福建福清等地,并遇见了让他为之一振的“清刀雕刻”。

  “清刀之美,在于保留木料本身的灵动和生命,延续层次和纹理。”第一次遇见,他惊呆了,“当我用手触摸时,发现木材的‘毛孔’居然还在。”那一刻,他便下定决心,学习它,掌握它,更要将它带回家乡。

  清刀雕刻需集绘画、设计、雕刻于一身,“这意味着,从头开始”。他毫不犹豫地卸下过往的种种“学有所成”,从最初的备料、设计开始,学习选料、打粗坯、拼接等工序,在体力耗费和一笔一凿间,刻刀与木材碰撞擦出修光的火花,“描绘木上的风景”。

  二

  令人惊叹的精美木雕作品,在郑伟胜的手中驾轻就熟。

  他运用清刀手法一刀一刀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将雕塑形体挖掘,在显现的过程中,同时将自身情感融化在作品里。

  清刀之下的每一件作品,与砂纸磨光所呈现的平滑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放大看,他的工艺品表面会呈现出块面的雕刻形态,粗略一看,像是光滑的表面,实际上是由一个个小块平面组成。在经过长时间的氧化后,作品触摸将更具质感、更为真实。难能可贵的是,这在全市范围内,很难找到。

  和技法上的苛刻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郑伟胜在数量上的“极低产量”:每年只完成一套精品。对此,友人常常催促他“快一点”。而他却不以为然,甚至言之凿凿地强调:“怎么快?快,对清刀雕刻来说,可是一种阻力和退步。”这种淡泊的心态,曾经一度让他陷入“养家糊口都成问题”的尴尬境地。

  2018这一年,他运用清刀雕刻,创作了以“丰收”为主题的四幅一组条屏作品,取名为《硕果天成》《紫气东来》《蟠天际地》《杏园春满》。作品中四种在不同季节收获的水果,一枝一叶一果间,都烘托着丰收的喜悦。以葡萄为例,草叶的倾斜、前后的交叠、分布的层次,藤架缠绕的方向,都在考验雕刻的精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细化。”他说,肉眼注意到的木质肌理,肉眼观察不到的作品精神,其实都在刀下呈现。

  2015—2017年,他连续3年获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2016年,作品《山水挂屏》获美丽非遗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2018年,作品《花鸟兰花》获第八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每一幅作品,都在300多把各式各样的刀具下配合完成,15厘米的长度是它们的共通点,各自的用处取决于形状各异的刀头:圆刀、翘头刀、三角刀、尖刀……在5厘米厚的木料上,郑伟胜一刀定成败——2018年11月,他被评为第六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这一刻,他觉得,慢,又多了一份价值。

  三

  在木雕之路上,郑伟胜不仅动作慢,而且“胆子小”。

  晨艺木雕,既是个人工作室,又是对外开放的精品馆。在这里,找不到一件非手工的木雕作品,“怕被误会、怕混淆好东西。”他坦言,既然选择纯手工,那就一条路走到底。

  每天,他扎在工作台上的时间超过8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耗在这里”。若是遭遇迷茫期,他会更加投入,在长达12小时的时间里,“拼了命地雕”。

  只有当作品成型时,这位步入不惑之年的男子脸上才会露出鲜有的兴奋,“那种透着光亮的成就感”,能让他足足乐上三五天。

  馆里放着成叠的小画册,上面印刷着各种题材的作品,如今都已被卖到全国各地,尽管每套的售价都在十万元以上,但对于一套作品便要耗时一年而言,“这只能称得上是时间的价格”,而非艺术创作的所有成本。

  他并不希望,把所有的作品都卖出去。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两幅一模一样的纯手工木雕作品,哪怕主题一样,细节也无法重现。因此,他在某些特定的作品旁,刻意放上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印着字样,“非卖品”。“如果可以,我更愿意把好作品留在家乡。”他若有所思,“希望将来有条件,建一间个人作品展示馆。”

  从1998年至今,他的所有刀具都已全部更换了一遍。创作时,因手劲过大,刀尖碰上木料缝隙里的小石子,“每周都得断掉几把钢刀”。

  有时,慢工未必出细活。比如一片叶子,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生长的方向,叶片的卷曲度,不是每次都能在清刀之下慢慢呈现,这时的他,便感到力不从心。

  “既然慢不行,那就快一点,用量来弥补。”友人又一次提醒。

  “宁愿作品少一点,但至少,留下来的都是清刀木雕的好作品。”

  他又一次,选择了“慢”。

  或许,这便是工匠的信仰。

2019-06-21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114065.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