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深度

  1月18日,星期五。徐土生迎来了在遂昌县王村口镇党委书记任上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新的任命公示已经刷屏了遂昌人的朋友圈,数十人的新旧交替中,徐土生的下一任职务是遂昌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过了这个周末就上任。

  没有告别仪式,也没有告别讲话,土生土长的徐土生在这一天依然在琐碎地忙碌着:上午开完会,从县城赶到王村口,理一理小城镇综合整治的事;下午接待了两拨来红色小镇调研的客人;午休时间,接受记者采访,谈老区精神的作用和意义。一整天下来,在徐土生的脸上看不见半点波动。直到傍晚5点,徐土生才轻声说了一句:“在下一任书记镇长手中,王村口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五年在任时间,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五年后离任,兢兢业业,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徐土生的身上,我们已然看见“老区精神”的模样。而在徐土生看来,对于王村口镇来说,“老区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红色文化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老区精神”焕发新春气息

  王村口镇位于遂昌县西南部,地处乌溪江源头,距离县城约60公里,1935年,粟裕、刘英率领红军挺进师来到王村口,并以这里为中心创建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从那时开始,“老区精神”在这块土地上的传承与发展从未停止过。

  2016年9月,王村口建起浙西南干部培训中心,2018年已开展232期培训班,接待12570人次,其中60%来自遂昌县外。如今,在王村口一路行走,随处可见迎风飘舞的红旗,粟裕将军指挥作战的大幅墙绘。走过飘满红旗的解放桥,便可到达百米长的“1935文旅古街”。

  这是一条狭窄的步行街,两边林立着40余家传统特色小店,小店门口悬挂着各式仿古店旗,“红军大凉茶”“独门佳酿”“宏济照相馆”……通过统一规划、改造,100多米长的古街无论从街容、街貌、业态,还是用以流通购物的“苏币”,都重现了1935年红军挺进师进入该镇时的情景。徐土生的手指顺着古街的出口方向指了指,“那边的古街条件比这还好,接下去要想办法把那边也打造出来,王村口便可以打造出一个1小时的商业体验区。”

  这个2018年7月才对外营业的古街,已成为了王村口当下最富活力、最具人气的景观之一。这40多家特色小店,其中三分之二的经营者是镇上的居民。草鞋、竹篾、手工蓑衣……各种承载了红色记忆的老物件、老手艺百花齐放,让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新路。“开这家小店镇里不仅不收我租金,每个月还补贴1000元。现在单靠卖‘红军酒’,每天的收入就有2000多元。”“红军酒馆”的老板毛建英对这条文旅街赞不绝口。

  没有停步的还有位于这里的浙西南干部培训中心。尽管临近春节,中心里并无培训班,但是培训中心副主任吕春和照旧守着培训基地,因为“要让外面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培训基地和王村口,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这些事情,包括建设新的培训中心、创作更多富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再多设置几个培训中心的主题现场教学点等。“新培训中心过完春节就动工,投资3000多万元。”吕春和说,“我们还组建了‘红色小分队’,接下来,这支小分队要走遍周边省市,推介我们的老区精神。”

  就在采访当日的前两个星期,吕春和与干部培训中心的几位老师开着车,一路从王村口到金竹镇兰蓬村、王村村等地,探寻这里的红色景点,看能否成为培训中心的现场教学点。“金竹镇与王村口一样,都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只是金竹镇的点分布较散,交通也相对不便。要利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吕春和说,“但是,金竹镇的革命斗争史也极具教育意义,相信随着硬件条件的日渐成熟,金竹镇的红色文化也能融入进来。”

  “老区精神”激活红色古镇

  “老区精神”到底有多少内涵,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作用,改变了王村口,这几个话题并不是每一个王村口镇人能说得清。但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有“老区精神”才有现在的王村口镇是毋容置疑的。近几年来,这个“老区精神”改变了镇里的每个角落。

  革命精神在王村口的体现是“王村口的人一直都格外珍惜这块金字招牌。”徐土生一个直观感触是:“五年时间里,王村口任何一个村换届选举,不发一包烟。”显然,这样的传统由来已久。

  而王村口人在外经商,吃苦耐劳、讲诚信是一个集体品质。在遂昌县在外的9个商会中,王村口人担任商会会长的占到一半。曾经有一位王村口人,生意失败后,公开承诺:“我现在还不起所有的债务,但我永远不会换电话号码,所有的债务我一分不赖。”

  这种精神还体现在王村口人在发展道路上“不等靠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致富梦”:有的王村口人,将四季豆种成了市场风向标,四季豆销售全凭竞标,由“价高者得”;有的王村口人,在这片土地上办出了遂昌两个最大的茶厂;依托南尖岩景区的石头笋村,被誉为“全市收入最高的村”,仅有312人的小村庄一年的纯收入可达1500万元……

  “走进王村口镇,最明显的是,这里的老百姓心平气顺,精神面貌好。”徐土生说,“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王村口镇的经济发展衰落了,可是作为享受革命成果最直接的地方,这里的人从未忘记革命老区的‘初心’。群众干部团结一心,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情。”

  为此,从十多年前的“小红军”,到这几年的培训中心、红色古街,王村口镇的每一步都走在前面,有不一样的风采。“红色古镇基本成型了。”徐土生说,“目前亟待补充的内容,是逐步把这些革命遗址‘复活’起来,把属于它们的内涵挖掘出来。”按照这个思路,接下来的王村口与其他乡镇不同的是,“别人卖风景,这里传精神”。为此,这段时间以来,根据华东师大教授李世重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民间调查资料,“重新梳理史料,讲活红色故事”是王村口正在进行的重点工作之一。

  “老区精神”锻造时代铁军

  精神的种子一旦萌芽,就有顶起巨石的力量。

  在遂昌王村口,有一个“挺进师精神”,“绝对忠诚、坚忍不拔、不怕牺牲、敢于胜利”是对此的总结。在“挺进师精神”的指引下,遂昌创造性地提出了“锻造新时代铁军”目标,与之一脉相承。

  “精神薪火相传,力量生生不息。”遂昌县委党校副校长毛立华说,直至今天,这样的精神还在遂昌发挥着神奇的作用。遂昌铁军“绝对忠诚、作风过硬、敢于担当、激情昂扬、实干实效”,正是革命老区精神的重要体现。这反映在过去的一年里,干字当头,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遂昌以“全面改革年”“产业振兴年”“项目会战年”为抓手,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了遂昌人民的“幸福指数”。

  这一年来,遂昌开设党性提升培训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延伸。

  在金竹镇金竹村,因该村党支部号召力和凝聚力缺乏,为了小城镇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去年4月,金竹镇对金竹村党支部实行“回炉再造”,组织该村40多名党员、干部到浙西南干部培训中心,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

  用“淬火”的方式,锻造“接地气”、有行动力的党员干部,一股温热的“红流”在金竹村党员心中流淌。原村党支部书记吴火贤参加完干部培训班后自我反省“对村内发展之事关心很少,希望今后能花更多的时间来参与村庄发展”,培训结束后第二天晚上,他和党员罗育仁来到金竹镇党委书记巫惠祥的办公室,为村内小城镇综合整治提方案、提建议,为村内老街改造贡献智慧;培训回来一个月后,40多名党员齐聚“脏乱差”的老村区块,所有党员对乱堆放、乱搭建进行整治后,又在现场集思广益,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为老村建起了以拆除旧物为原材料的小公园;小城镇综合整治验收前,处处都是金竹村党员的身影,他们挑灯夜战,为项目收尾工作艰苦付出……

  “去年第一第二季度,金竹镇在党建工作上排名倒数第三,毛建国书记对我们提出了批评,‘金竹镇是典型的革命老区,红色底子比较深厚,现在的党建成绩跟这个革命老区身份可不匹配。’”巫惠祥说,“听了很惭愧,要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革命老区精神不能丢。”

2019-01-24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70203.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