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桑榆·常青

  在波澜壮阔的大海、江河、湖泊、溪流中,有着众多形状各异,大小有别,色泽不同的海螺、香螺、泥螺、锥螺、花螺、溪螺等,在我们浙南山区的田畈和云笼雾障的梯田里,还生长着一种头大尾尖、外壳不硬的“高山田螺”。

  将这高山田螺剪去尾尖洗净,用辣椒、生姜、紫苏、大蒜、家酿酒烹饪熟后,不仅是一道鲜美、香辣的下饭、下酒菜,还是一味能清热止渴、通利大小便、祛肝炎黄疸、治疗手足浮肿、解酒毒等的上好良药。田螺还富含维生素A,可缓解眼部疲劳,降低辐射对眼部的伤害,对夜盲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对于田螺的营养,民间有“清明螺,不输鹅”之说。在端午节非吃田螺不可的习俗,说是“端午啖田螺,眼睛亮得像田螺”。在我们农村老一辈中,还有“一粒田螺可炖24碗汤”的夸张之说。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与村里正在生产队中学习掏田后、作田埂、插秧、耘田的三四个十五六岁的小伙伴,为了改善伙食,在盛夏傍晚太阳下山,田螺从洞里、泥下爬出来寻食时,就会挽起袖子、裤腿,手提自己用小竹条编织而成的竹篓,到缸钵窑湾、麻竹坳、赤源岭等梯田去拾田螺。

  来到梯田,我们就你一坵田、他一坵田地沿着田后堪约两米宽,生长着绿油油秧苗的阴凉地带拾田螺。一直到太阳下山,田水凉了,如小酒杯般大小的田螺,便纷纷从田后堪的卵石洞里或泥下张开它那圆形的、比指甲还薄的、有着大拇指螺纹的螺盖,探出身子,张着两支头尖尾粗的小触角,出来寻找食物了。我们目不转睛地寻找着一旋旋头大尾尖的灰黑田螺,一边弯腰探身将一颗颗田螺拾起,放进腰边的小竹篓里。拾田螺,可比捉泥鳅、抓螃蟹容易多了。因为田螺不仅不会溜,连爬行都如蜗牛般,慢极了。我们手一伸去,一惊动到它,它就立即将身子缩进螺旋形的壳里,收紧盖,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关在里面。一旦被发现,就根本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一下便被手到拾来。我们一坵一坵、一垅一垅地弯腰伸手拾。两个小时下来,一般都能拾到一两斤灰黑鳅光的田螺。当太阳落山,晚霞退尽,天色暗下来时,我们便嘻笑打闹着一起回家了。每到这时,我们就会解下腰间的小竹篓,看谁拾的田螺最多,比谁拾到的田螺最大。拾到又多又大的,就像得了冠军一样,可开心了。

  回到家里,我们便将田螺倒到脸盆中,拿到村前的小河里搓洗干净,盛上水,将田螺养到第二天晚上再用辣椒、生姜、紫苏、大蒜、家酿酒炒或煮起来吃。一家人围坐灯光下,一边嚁嚁嚁地吃着香辣、鲜美的田螺,喝着热气腾腾、满屋生香的家酿酒,我会一边向家人开心地讲起前一天拾田螺的过程。父亲则向我们讲起民间关于“田螺姑娘”的传说。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勤劳、善良的青年,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拾到了一颗很大的田螺。小伙子见这颗田螺好可爱,就把这颗田螺养在了家中的水缸里。一段时间后,当小伙子劳动回到家时,发现居然有人为他烧好了饭菜,他一回到家就有得吃了。这是谁给烧的呢?小伙子前后左右找遍了,都没找到人影。问隔壁邻居,又都说不知道。这就奇怪了!为了弄个明白,一天,小伙子扛着锄头假装外出干活,实则躲在门外偷看。到了中午时,只见从水缸里爬出了一个身材窈窕、长发及腰、面如桃花的漂亮姑娘,灶前灶后地为他烧着饭菜。小伙子推门冲到水缸边一看,只见缸中的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哦,原来如此。小伙子不禁恍然大悟,连忙一个箭步上前紧紧抱住了漂亮的田螺姑娘,提出要娶田螺姑娘为妻子。田螺姑娘出于感恩小伙子救了她一命,也想与小伙子喜结良缘,白头偕老。从此,勤劳善良的小伙子便拥有了一位既漂亮又贤惠的妻子。听着父亲讲述的这一神话般的美好传说,我不禁对这个善良的小伙子心生羡慕,心想,如果自己长大后,也能拥有一位田螺姑娘一样的妻子,该多好啊!

  (龙泉 刘传东 69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12-26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42798.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