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启珍 通讯员 徐帅
本报讯 12月16日上午,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浙丽长寿·山区颐养”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山区养老的有关情况。
据介绍,从七普数据看,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53.25万人,其中农村户籍常住老年人22万、占41%,分布在173个乡镇1890个行政村11081个自然村。山区农村高龄和空巢、独居老年人在基本生活、安全应急、便捷出行、送医送药、代购代办、探访陪伴等方面的关爱互助需求,是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我市立足山区实际,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让服务跟着老人走”的工作理念,聚焦困难家庭失能、失智和高龄、空巢老年人等重点对象,推进“浙丽长寿·山区颐养”专项行动,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山区特色、贴近需求、有效实用的山区助老服务模式,不断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今年以来,我市养老工作捷报频传:丽水市成功入选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遂昌县被民政部列入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全国农村养老长期观察点;市政府与省民政厅签定第三轮厅市养老合作备忘录,丽水成为全省唯一山区养老创新试点市和厅市养老合作市。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突出丽水辨识度,促进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衡覆盖,以深入推进厅市合作六大专项行动为抓手,率先破解山区农村养老难题,为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提供丽水山区养老样板。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六大专项行动主要包括:开展山区养老“十大红色小镇”结对帮扶行动。结对丽水市10个红色小镇,开展三年养老服务山海协作,支持红色小镇建设一批面向长三角区域的康养基地。
开展山区养老“十大公益创投”项目支持行动。通过公益创投、慈善帮扶等方式,在“邻里互助、居家探访、家庭支持、爱心澡堂、爱心食堂、爱心义剪、文化下乡、医疗下乡、培训下乡、拍照下乡”等方面打造一批山区助老公益品牌项目。
开展山区养老“百个区域平台”转型提升行动。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各类资源,实现山区养老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服务可及,将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区域养老资源统筹、供需对接和综合服务平台。
开展山区养老“百辆流动帮帮车”巡回服务行动。整合全市农村客运班车、流动爱心餐车、流动智慧医院、流动供销致富车、流动益剪队、流动电影队等资源,为山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代购代办、送医送药、安全出行、应急救助、文化巡演、政策宣讲等巡回服务。
开展山区养老“千户困难老年人”善居工程行动。统筹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政策资源,完成1000户以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善居工程”,提升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安全、便利的基本生活场景。
开展山区养老“千名养老管家”人才培养行动。根据全市农村老年人数量及实际需求,在村级层面培养一支山区养老管家队伍,为山区老年人常态化提供居家探访、信息采集、需求掌握、日常关爱和供需对接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