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研学活动终于如约而至,我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大巴车行驶在逶迤的山路上,窗边的美景目不暇接。车开到了山脚下,我们沿着山路走上去。路边长着茂密的竹子,还有一些稀稀疏疏的松树,树上不时传来一声声鸟叫。
到了方山谷,我们排好队伍,导游向我们讲解了番薯的历史和如何使用农具。随后我们来到红薯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红薯秧苗。我兴致勃勃地拿起工具,导游一声令下,我们开始热火朝天地挖红薯,沿着红薯藤往下挖,小心翼翼地搜寻,一下子就挖出来一大串。半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们挖出的红薯装满了塑料袋,拎着沉甸甸的番薯,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又过了一个小时,番薯也烤好了。吃着自己亲手挖的红薯,好像比什么山珍海味都要美味。
吃完红薯,我们到了稻鱼共生博物馆。进入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两米长、三米多高的稻鱼模型。再往里走,许许多多的鱼类标本出现在眼前。继续向二楼走,我们聆听了导游介绍的稻鱼共生的历史。在这里,我学习了稻鱼共生的原理,领悟了稻鱼共生的智慧。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中此次研学活动已经接近尾声。这次活动虽然短暂,但收获巨大,不仅是这袋红薯,还明白了一个真谛:实践出真知,劳动最光荣!
602班 范宇凯
指导老师 唐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