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郑雳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丽水街头,下雨天,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步履蹒跚地推着轮椅过马路却没有打伞,这时停在路口等红绿灯的车群中浙K39391车主从车上下来,跑过去将自己的伞送给了老人。整个过程中路口信号灯转换了两三次,但没有一辆车按喇叭催促,大家都停在斑马线前耐心等待,直到老人通过才起步。让网友不禁感慨:“一群人温暖了一座城。”浙K39391车主和其他车主的表现确实让人钦佩,这也是丽水这座文明城市的骄傲。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热心助人,用爱与行动为丽水增加一抹暖心的亮色。
让温暖长存,要多一些感同身受。想来要是我们是那位老人的家属,有人这么对待老人家,我们一定会万分感激。谁家都有老人,都会有不方便的时候,这时候有谁能够伸出援助之手,便会收获最为真挚的感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几千年前的主张,到如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历久弥新,值得我们奉为圭臬。经历过困难、得到他人帮助的人,一旦有了能力,大部分都会回报社会,因为他们懂得守望相助的可贵。爱心助人,人人可为。大家都要努力成为正能量的创造者,将那份在凛冽寒冬仍能暖人肺腑的温暖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助人为乐的志愿活动,实现“民相亲,人相通”,共同打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大美丽水。
让温暖长存,要做到不计得失。其实浙k39391的车主本可以不下车送雨伞,送是温暖是爱心,不送是本分,谁也不欠谁的,没人会指责,安安静静等老人过了马路,便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他的选择让大家都为之感动,这就是爱心的力量。在丽水这样的好人有很多,有街头卖衣10年还清2077万债务的“诚信奶奶”陈金英,创办给病人家属免费使用“爱心共享厨房”的沈香公式,用被子紧急接住了坠楼3岁半幼童的丽水好邻居林丽红一家人……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积善成德,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凡人善举,最终会汇聚成感动中国的丽水温度。
让温暖长存,要注入更多的“火源”。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被蒸发,同样的道理,让人温暖的慈善火种只有注入更多的“火源”才不会熄灭。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因此要加大对好心人的奖励,这奖励并不一定必须是物质,精神上的奖励一样可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社会的认可,乃至一些便利的“特权”,如乘坐公交可以免费、排队买票可以优先等等。要让全社会都知道,做好事的人一定会有好报。还要鼓励大家做力所能及的善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每一个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都能帮一把手,整个社会都充满着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