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程敬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丽水公安治安管理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我打来110电话,调解人员又一起上门了。”近日,庆元县松源街道同心新村社区工作人员与派出所民警一起调解了一起重复报警的矛盾纠纷,街道干部根据公安机关“矛调精灵”系统的信息流转,对这起红色预警纠纷进行重点关注,并通知社区工作人员与民警一起上门调解,经了解,是一起积怨已久的邻里纠纷。
在专职调解员多次上门调解之后,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
家庭、邻里、情感等纠纷类警情多发,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丽水市公安局治安管理部门推动跨部门协同场景落地,打造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处理的“矛调精灵”矛盾纠纷智慧管理应用,完善事前预警、事中跟踪、事后建档的常态化管理模式。同时,该应用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公安归口与非公安归口矛盾纠纷双向流转,保证矛盾纠纷的溯源闭环管理,真正实现了基层“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截至目前,“矛调精灵”已为民警提供有效预警11000余起,流转事件1600余起,在警源治理警网协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丽水公安治安管理部门在全市推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紧密结合丽水特色,精心培育具有城市农村、山区景区、革命老区、侨乡畲乡等特点的示范样板,形成百花齐放、处处有“枫警”的良好态势。全市90个派出所党支部书记100%由所长担任,推动派出所党支部与农村、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多元化解守护平安,日均警情15起以上的派出所全部实现调解员驻所调解,全市共93个平安志愿者队伍,拥有近万余人的群防群治力量,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注入新动能。
“扫码轻松办理入住,很方便。”遂昌县高坪乡民宿业主老杨对民警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服务乡村振兴、护航共同富裕,随着丽水文旅产业迅猛发展,丽水公安治安管理部门升级“浙丽住宿2.0”场景应用,架设治理平台打造“人员预警”等5项子场景,依托政务网架设服务平台,打造“团队入住”等9项子场景,实现了团队旅客入住“零等待”、旅馆行业“零投入”、旅客扫码“零付费”。服务旅客43万余人次。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丽水公安治安管理部门将持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着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落实“派出所主防”部署,建设完善社会治安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