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金地 通讯员 叶洋灵
本报讯 连续30年如期而至的猫头鹰,一栋隐匿山林的泥瓦房,一户热心的山里人家,他们之间被时光见证的暖心故事,日前亮相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
北京时间12月10日,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在浙江主题日活动上,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雷金松,讲述了发生在松阳的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暖心故事。
故事要从1991年说起,在松阳县裕溪乡霭溪村,一对猫头鹰来到村民袁林伟的家,把窝做在东侧厢房阁楼顶,决定在这个小房子里繁衍后代。此后,每年三月猫头鹰都会如期而至,在这里产卵、育雏后再带着雏鹰回归自然。一代代的猫头鹰来了又去,转眼已是30年,足有100多只猫头鹰从黄泥老屋里出生。
袁林伟一家担心新建房屋会让猫头鹰不适应,便一直没有拆除或重建老屋。“我们都把猫头鹰当家人一样,有深厚的感情,它们每年过来一家人都很开心,离开时又特别想念。”
据了解,袁林伟家的猫头鹰,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学名领角鸮(xiāo),加上老房子三面环山,森林植被完好,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也为领角鸮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袁林伟一家如亲人般的守护,让它们在这里世代安稳地繁衍生息,继续书写着人与自然的暖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