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谢佳俊 通讯员 余自强
本报讯 12月10日,全球首个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公园——“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公园”在青田县方山乡正式揭幕并正式运营。现场还发布了“全球首条农遗共富线路电子路书”,通过电子路书将农遗公园、研学基地、民宿串点成线,并向外推荐展示。
遗产公园建设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区方山乡全域,总面积37平方公里,旨在将保护区打造为一个开放式的、有积极示范作用的公园,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促进遗产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公园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文化为主体,融合华侨文化、数字产业等,挖掘农遗智慧和探索未来农业,建设集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科普研学和未来乡村于一体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公园。
青田是全球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勤劳智慧的青田先民,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地理条件,创造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多年来,青田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出一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转化的“青田方案”创造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青田模式,走出了一条稻鱼共生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青田实践路子。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先人的智慧结晶,具有高超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需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方山谷国际农遗研学基地负责人杨小爱放弃海外的事业回到家乡,通力打造了一个集农耕体验、休闲度假、亲子研学为一体的研学基地。
为了做好农遗公园后半篇文章,青田县引入天尚创新控股集团,通过浙江天尚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青田农业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青田壹稻壹鱼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建立合作,探索“国企+民企+村企”三企融合的运营机制,共同运营农遗公园。
活动现场发布的“农遗共富路”电子路书,则为乡村振兴引入更多客流和人气,从而带动村集体和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研学机构和车友们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农遗共富路”查询农遗点位、特色餐饮、民宿、自驾路线等信息,通过电子路书将农遗公园、研学基地、民宿串点成线,并向外推荐展示。
此外,农遗公园自驾路线也被指定为丽水汽摩协会会员活动路线。“这条路线沿途风景很好,非常适合自驾,有了电子书路,游客可以精准找到相关的信息,非常适合带家人一起体验。”来自杭州的车友代表毛泽军说。
“此次活动邀请了30家研学机构代表、30位车友代表来现场体验,通过引入研学机构、自驾俱乐部等资源,吸引更多流量,对农遗公园后期的常态化运营,盘活农遗公园的资源都有积极的价值。”青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鸣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