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社区

  □ 记者 杨潇

  12月4日,纪念丽水中学建校120周年大会在丽水中学报告厅举行。在校友代表祝福母校的环节,全国麻醉和疼痛学界的领军人物、百岁老人王景阳与丽中高一学生彭培哲互赠礼物,以表传承。

  “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我读书时的赵仲苏校长把‘报国之心’作为校训,我就把这四个字一直记在心里。”王景阳对同学们说,能够在丽水中学念书,这么好的环境,是同学们难得的机遇,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握现在,为未来的人生打好基础。

  1922年6月,王景阳出生在丽水市区酱园弄口的一栋老房子内,遭遇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一次陪人求医的经历,让他感到了医生职业的可敬与神圣。于是他选择了从医这条道路。在麻醉医学领域耕耘70余载,王景阳不仅实行了我国第一例深低温麻醉、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空气麻醉机,还先后编著20余部书籍,发表医学论文200余篇,为新中国麻醉事业和国防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如今101岁高龄的他仍然笔耕不辍,希望能为家乡的麻醉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多次年少逃亡的经历

  让他坚定了从医之路

  “我的老房子就在兴华广货号边上,父母在街对面经营着典型的夫妻杂货店。”在王景阳儿时的记忆中,刻入骨髓的是他父母亲的杂货店。当年在囿山小学读书的他成绩优异,常常能得到祖父的银元奖赏。可轻松愉悦的童年时光结束后,日军侵华,浙江沦陷,侵略者的狂轰滥炸让一心求学的他四处躲避,幸运的是几次都逃过了危险。

  “一次在江西玉山,我们正在吃饭,一颗炸弹在附近落下,一声巨响,震得桌上的碗筷纷纷落地上,幸亏没有伤到我们。”王景阳回忆,从江西玉山到福建邵武的路上,日机又来轰炸,他们躲到一处墙壁下,结果一颗重磅炸弹落下,一座泥墙顷刻倒下,躲在另一边的许多人被埋。

  后来,王景阳在福建私立协和大学读书,没想到福州鼠疫杆菌引发了流行鼠疫,不少同学都因感染病菌而死。眼看一名名感染鼠疫的同学离世,王景阳心里十分难过。有一次,他陪人去福建省立医院求医,看着那些穿白大褂的医生,猛然感到了医生职业的可敬与神圣。

  恰好这时,国防医学院来招生,王景阳报名后被录取。

  1949年,国防医学院毕业的王景阳恰逢上海解放,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他,留在了实习的华东人民医院(即现在的长海医院)外科工作。可当时并没有专业的麻醉医师,只能由外科医生轮流担任。为了手术科室发展的需要,王景阳被派往中山医院师从吴珏教授学习麻醉。当时国家的麻醉技术水平不高,没有专门的教科书,相关资料也很少,条件十分简陋,整个医院也没有几台设备。

  “我这个人不怕苦,但是我就怕不够创新。”王景阳说,年少时多次的逃亡经历,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战争后的任何情况,都让他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在从事麻醉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他都能够坦然面对,可他唯独面对不了中国麻醉医学远远落后于世界。

  于是,在资源极度紧缺的情况下,王景阳绞尽脑汁,创造性开展新型麻醉技术。因为是新型技术,他不敢用于临床试验,便在自己的大腿上进行尝试,至今腿上还有皮肤组织坏死。

  成为麻醉医生后

  他多次自身试验醉心麻醉事业

  1954年,为了抢救3名患有感染性休克的濒死病人,王景阳以注射器为病人动脉输血,结果血压很快上升,病人转危为安,他因而被授予二等功。同时他亲自动手将抽血用粗针头改制成硬膜外穿刺针,用姑娘扎辫子的空心塑料细管制成硬膜外导管,再用龙胆紫颜料做标记物,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持续硬膜外麻醉。

  1961年,为了当时形势的需要,王景阳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空气麻醉机,被采纳为部队医疗卫生装备之一,并供应全国各基层医疗单位,也支援了一些国家的民族解放战争,再次荣立二等功。

  1962年,王景阳和全科同志放弃春节休假,用狗进行闭胸体外循环深低温实验研究,成功将体温为40℃的7只狗降温至10℃,心脏停搏45分钟后,经复温复苏,狗全部成活,证明深低温对脑作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随后在1965年,王景阳以深低温(15℃)麻醉,成功配合完成了我国第一例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这也是我国实行深低温麻醉的第一例。

  上个世纪70年代,病人在进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时,共需在颈部两侧进行8次针刺注药。为了减轻病人痛苦,王景阳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一针法,再次以自身试验,在自己颈部两侧分别以一针注入对照剂,观察药液在颈部的分布情况。

  上个世纪80年代,同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王景阳在空气麻醉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具有平战结合特点的多用途轻便麻醉机,此后他又设计了新型的麻醉呼吸机,获得了国家专利,至今他研制的空气麻醉机仍为部队医疗卫生装备。

  “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这是王景阳对麻醉医师工作的一个总结,因为以前对麻醉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大家对这个职业常常有误解。

  “麻醉医师得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王景阳说,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麻醉医师,必须要不断学习,积极探索,熟知各种常见疾病,掌握内科、妇科、耳鼻喉科等多个学科知识。

  退居二线后笔耕不辍

  一直潜心麻醉教学和书籍编撰

  1992年,年满70岁的王景阳从长海医院麻醉科主任的岗位退居二线。然而,当第二军医大学第二年开设了全军唯一的麻醉专业后,他又欣然受令,为军事院校麻醉专业的创建与教学努力,直到现在仍担任着长海医院麻醉科的顾问、教授。

  “我们医院从最开始只有三个人组成麻醉小组,到如今发展成拥有200多人的麻醉学部,人员规模壮大了,应用也更加广泛了,不再仅仅局限在手术室内了。”能够见证中国麻醉发展从无到有的历程,王景阳甚是欣慰。

  在麻醉医学领域耕耘70余载,王景阳先后编著20余部书籍,发表医学论文200余篇,获得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终身成就奖、“中国麻醉学特别贡献奖”、长海医院终身成就奖等荣誉。但他并不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绩,利用一切时间,不断修改和增添已经出版的内容,个别书籍已经印刷到了第四版,页数也不不断增加。而他大部分的收入,也都花在了书籍出版上。

  “我每次回到丽水,都会带一些专业书籍回来。”王景阳一直关心着家乡麻醉学科的发展。每次回家都会给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等带去自己最新出版的医学著作,并给麻醉科的医师们开展专业性指导,与他们进行探讨交流。

  近日,老教授还把他自己主编的一本名为《疼痛门诊常用注射治疗技术》的书籍亲手送到了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如今101岁高龄的王景阳仍然笔耕不辍,每天坚持坐在家中阳台上阅读医学相关书籍,在本上涂涂写写,思考麻醉医学如何创新。记者在王景阳家中看到了他尚未整理完的手稿,每条观点都按照序号罗列,重点的内容用笔勾画标记。

  “现在我国已有10余家医学院校设立麻醉学专业,也已培养出一批本科麻醉医师及进修生、研究生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王景阳希望能进一步重视麻醉人才培养,让麻醉事业与领先医学专科同步发展,共同冲刺医学高峰。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12-08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40484.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