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杂谈·念白勺

  □ 市直 一言

  据报道,日前,丽水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十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上捧回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字号“金字招牌”。荣誉令人自豪,但决不能自满,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在路上。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多年来,我市一以贯之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丽水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交织成处州大地上一幅幅美好图景,绿色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成绩来之不易,尤需倍加珍惜,要努力书写好绿色共富新答卷,让国字号“金字招牌”更加靓丽。当前的着重点是要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几个方面发力。

  坚持思想先行,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丽水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处州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坚持绿色发展,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丽水,必须继续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重点是构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努力打造“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生态赋能型、生态影响型产业,从“生态佳”迈向“生态+”,推动绿色发展迈向更高层次,真正绘就绿色共富全域大美的“丽水山居图”。

  坚持以德化人,用“美好心灵”创造“美丽丽水”。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向来主张在两个方面同时着力:一曰正刑罚,二曰重教化。前者以律法禁令设置红线,违令必究,枉法必惩;后者以伦理道德引领美善,“公”者褒之、“能”者擢之。二者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既要加强环保立法执法,以严刑峻法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坚决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自然根基,又要注重教化,强化人们的生态道德观,使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百姓的自觉。

  冰心有言:“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缺乏绿水青山、碧海蓝天,再现代化的城市也会失去魅力;失去清新的空气、鸟儿的歌唱,再灵动的生命也会枯萎。中国梦的美丽篇章既要有畅想的妙曼舒缓,更需要时不我待的生态保护。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12-07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40343.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