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俞文斌 通讯员 朱雯莉 蔡紫沐
本报讯 近日,丽水精密制造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丽水经开区揭牌,进一步帮助企业对接精密制造产业工程师,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系列难题。
据了解,中心是经开区在市委组织部指导下开展的“才聚浙丽·科创未来”联合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经开区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着力营造科创氛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
中心位于丽水甬莲智能制造产业园,由丽水经开区管委会与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合作共建。中心设置了工程师共享办公室、研学交流会议室等区域,未来将聚焦经开区精密制造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共性技术堵点、工程转化难题和人才招引困境,面向产业、人才、技术重大需求,积极开展人才培育及双招双引、共性技术攻关、重大课题申报、技术成果转化、重大载体引培共建、科技综合服务等工作,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成立于2011年的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是西安交通大学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政、产、学、研型科研院所。“西安交大的强势学科与经开区乃至丽水产业契合度高,双方有着很好的融合发展前景。期望西安交大及浙江研究院的专家人才能深入经开区企业,依托问题,做好科研,将论文写进产业,将研究落到实际。”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院长助理王鸣说。
近年来,经开区持续探索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丽水精密制造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是在经开区落地揭牌的第4个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
“当前,经开区精密制造产业已形成以智能成套装备、交通运输、电器制造为主的三大产业格局,未来将以精密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发展,打造丽水标志性精密制造产业链。”丽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会通过平台汇聚人才资源,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有力助推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接下来,经开区将落实好保障,提升服务精度与水平,以企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创新中心工作的困难为落脚点,以高校院所与企业、产业合作的难处为立足点,全力推动经开区万众创新生动局面形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