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重点

中国·丽水首届“三茶统筹、助力共富”活动在丽举行

做好“三茶”统筹文章 深度推进共同富裕

  □ 记者 廖王晶 黄晓俊 通讯员 张靓

  本报讯 发布全国首个荒野红茶团体标准、首次为丽水茶人颁奖、五款荒野茶产品亮相……11月18日上午,中国·丽水首届“三茶统筹、助力共富”活动暨丽水荒野茶发布仪式在丽举行。

  本次活动以“九山伴水、点绿成金”为主题。在开幕式上,发布了丽水荒野红茶团体标准,颁发了丽水市十大茶文化传播大使奖、首届丽水市十大茶产业领军人物奖和首届丽水市十大茶科技创新能手奖。

  除此之外,现场还进行了主旨发言、圆桌论坛、学术报告、水韵茶路市集和无我茶会等活动。与会领导专家为丽水茶产业如何做好“三茶统筹”文章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既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也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对丽水来说更加重要。今年4至9月,丽水市茶文化研究会深入开展了“三茶统筹助力共富”专题调研,发现茶融合氛围不浓、茶文化赋魂不足、茶产业转型不快、茶科技赋能不强等四大短板,是制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富的最大桎梏,并对此提出系列对策建议。

  据统计,丽水荒野茶约有数万亩,树龄基本在二三十年以上,主要分布在龙泉、庆元、遂昌等高山地区。其中,龙泉海拔1000米以上的荒野茶约有1万亩。为充分挖掘开发全市的荒野茶资源,丽水率先打造荒野茶品牌,开展荒野茶产品开发项目,运用现代工艺开发野放红茶、白茶等系列高端荒野茶产品,立项编制荒野茶生产技术规程并进行示范推广,以满足大力发展品质农业的需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丽水茶本是‘茶米油盐酱醋茶’,因为它源于生产,贴近生活;丽水茶也是‘琴棋书画诗酒茶’,因为它融入文化,涵养文明。”丽水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局长黄力量表示,在“三茶”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丽水将按照“绿香天下、多茶共舞、集群引领、共富先行”的新定位,全力打造茶文化弘扬圣地、茶产业价值高地、茶科技创新热地,争当全国“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丽水茶产业通过坚持打造“丽水香茶”区域品牌,与九县(市、区)“一县一品”形成合力,以生态禀赋为基、市场需求为导,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丽水市获得国家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后,“丽水香茶”发展再添新机,初步构建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总体格局。

  茶香引来天下客,品茗共叙共富情。截至2021年,丽水全市茶园面积60.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54.8万亩,全年茶叶产量4.7万吨,茶全产业链产值150亿元,一产产值52.08亿元,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均列全省第一。

  《小康》杂志社副社长、浙江省工商联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赖惠能在会场接受采访时指出,丽水一直在走品质农业和定制农业路线,以产带销,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建设,再到共同富裕,丽水茶产业始终起到龙头引领作用,现如今,高品质、无污染、纯生态的“荒野茶”的开发,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嘱托愿景的价值实现。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11-21 中国·丽水首届“三茶统筹、助力共富”活动在丽举行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38251.html 1 3 做好“三茶”统筹文章 深度推进共同富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