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宁 吴荣标
据本报报道,在市区西城美食广场,有一家开了十多年的“吴记烤香肠”店。虽然食品种类单一,但每天的生意却格外红火,一天最多可以卖出2000根烤肠。多年的经营,让这家小店积攒了不少回头客,还有已经毕业的学生专门回来吃,寻求学生时代的特殊味道。
这家小店之所以能够如此红火,就是因为有了“吴记烤香肠”这个品牌。那么品牌是什么呢?品牌就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个产业的支柱和发展动力。就拿这家小店来说,就是拥有了“吴记烤香肠”这个独特品牌。每天早上起来,徐关明的妻子吴秀娥先把鲜肉腌制上,等到入味后启动绞肉机,经过两次搅拌,把自制的独家香料融合到肉馅当中,再灌到肠衣里,打结,扎小孔。这样就制成了“吴记烤香肠”的半成品。
这家小店就是这样,用小本的诚信经营,换来络绎不绝的客人。“香肠要想好吃,肉一定得新鲜,肥瘦相间,颜色越烤越漂亮。不能冷冻,不然烤出来颜色发黑,还会影响口感。”徐关明说,以前都是他和妻子两个人早上四点起床去菜市场买新鲜肉,不过现在年纪大了,有点跑不动了,便让商贩每天送到家里来。“一根烤肠5块钱,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2000根。光猪肉就得用掉150—200斤。”每天晚上他们把做的香肠全部卖完才回家,因为第二天再卖味道就不新鲜了。
“酒好不怕巷子深,花香自有蜜蜂来”。一个品牌就代表着相对应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凝聚着这个产品的形象和顾客、公众以及社会对它的评价,吸引着相对稳定的客户群。曾经有人拿两万块钱来找他购买做香肠的配方,他没卖。徐关明夫妇多年的经营,让他们收获了很多回头客,有的专门开车从青田、缙云来吃烤香肠,也有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故地重游”,回到丽水的第一站就是来这里“打卡”。还有很多在国外经商的丽水人,回国后专门来买香肠带出国,或者托国内亲戚朋友邮寄。春节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提前预订半成品香肠,一买就是三四百根,每年预订出去的香肠有上千斤。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我看来,只要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就意味着有一定数量并相对稳定的客户群,意味着这个品牌覆盖之下的持久、恒定的利益,自然就会有一份值得终身坚守的产业。徐关明说,虽然一根烤香肠的利润不高,但只要大家喜欢,他们就会坚持做好这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