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音符指法不对,应该3个一起按。”“嘴型不对,所以吹不出来声音,嘴唇再紧一点。”近日,在衢州江山市峡口镇留守儿童辅导中心外,远远便能听到嘹亮且富有节奏的小号声与音乐渐歇后的教导声。教室内,一位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给孩子们讲课,他就是退休教师王石心。
2001年,从峡口镇镇校办公室退休后,王石心成为峡口镇关工委副主任,江山市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副会长。多年来,王石心默默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他常说:“教育培养下一代是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关心下一代工作绝不能因退休而停止。”怀着无限热忱和无私奉献精神,王石心先后获得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最美老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老师,最近还好吗?”每隔一段时间,王石心都会接到帮扶过的学生余斌(化名)的电话。
余斌已工作多年,如今积极进取、业务突出的他,当年在大家眼中却是个“问题孩子”。逃课、玩游戏、沉迷网吧,当时上小学的余斌让家长头疼不已。王石心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立即与其结对开展帮扶教育。面对这位“网瘾少年”,王石心耐心劝诫,并帮助他转移精力,充分挖掘他的兴趣爱好。在王石心的教育下,余斌学会葫芦丝、长笛等乐器,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主动远离网络游戏。
余斌的改变与成长,是王石心多年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2003年,王石心组织一批退休教师、退休干部成立“五老”志愿服务队,帮扶30多名失爱、行为失范的问题少年儿童迷途知返。
“一些孩子平时在学校就是‘小霸王’,根本不听老师管教。结对后,我们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为他们解开心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说起帮扶过的孩子,王石心言语中满是自豪。
关爱留守儿童,撑起成长蓝天
2007年,王石心牵头组建峡口镇留守儿童辅导中心。每到假期,王石心和一些退休教师们都会在该中心教授留守儿童书法、葫芦丝、二胡、演讲与口才、门球、乒乓球等兴趣拓展课程。
王石心在担任大峦口乡中心小学校长期间,了解到峡口镇周边有600多名留守儿童。他决心为这些孩子成立一个留守儿童辅导中心,让他们有个“家”。从学校退休后,王石心到峡口镇关工委担任副主任,他四处奔走,争取支持,终于让江山市首个乡镇级留守儿童辅导中心落户峡口镇。依托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王石心发动一批退休教师打造“五老”志愿队伍,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
2009年,王石心搬到江山城区和子女一起生活,但他心里时刻记挂着峡口镇600多名留守儿童。多年来,每逢留守儿童活动日,他都随叫随到,尽心当好义务辅导员。除此之外,王石心还积极关注所在社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在他的组织带领下,社区先后成立书法班、器乐培训班、孝文化学习班,丰富孩子们的课后生活。
“我今年82岁了,但跟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态还是很年轻。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坚持下去。”王石心说。
据《浙江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