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都 邹成
近日,处州晚报连载“共富浙丽乡村·逐梦‘青年丽水’”栏目,让我们把视线投向那些为家乡尽一份力,为乡村致富出谋划策,毅然决然地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投身基层,全心全意为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挥洒汗水、贡献力量的青年。
当95后周王鑫看到家乡的风景优美,但人口流失严重,户籍人口近800人,常住人口仅200多人,各种发展滞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当下最热门的教培行业,回到家乡担任村支书。上任不到两年,他用行动打消村民顾虑,带领大家增收致富。他说:“我希望通过努力,让家乡变得更好!”开始时的质疑顾虑,其间的困难险阻都像海浪一阵又一阵地袭来,当他用实际行动来筑起一道道屏障:从硬化道路到开展厕所革命,从整修防洪堤到修建文化广场……结合家乡的自身优势,确定了以“宋韵梓川,未来田园”为定位的发展思路,重点改善上黄村的人居环境,发展村里的优势产业。每次变化都是无声的誓言,让人相信,青年可行。
“你做的事有意义吗?”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可能认为,买车买房、结婚生子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也有些人认为,工作稳定、家庭幸福是重要的事;也有些人觉得,人生短短数十年,如果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点滴,就枉费生命的意义。为所做的事情赋能,让自己能够以更大的视野、更广阔的胸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短暂的生命中,留下那一点点值得称道的回忆。
95后叶欣瑞从上海回到青田老家帮父亲养牛,7年时间,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如今看病、接生、繁育样样精通的“多面手”,还创新了生态养牛模式,发动村民种植牧草、回收秸秆、代养牛犊,带着乡亲们过上共富的“牛日子。”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当下科技和人才是农业发展的基础。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青春力量,如今的丽水大力开展“双招双引”行动,政策措施的力度很大,好政策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回到丽水,为家乡发展做出点贡献,家乡的蓝图因他们而更加绚丽多彩。
千锤百炼,如磐初心不变。关山万重,千秋伟业在胸。党的二十大精神催人奋进,在新征程上,唯有奋斗不息才能勇往直前,唯有众志成城才能攻坚克难,唯有发挥当下的力量,致力于身边的点滴,投身于基层农村,共同富裕不再是梦,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