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二十大时光

把一切为了人民落到实处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比如,报告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部分提到,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丽水市供销社办公室主任、机关纪委委员刘任和学习报告后,激动地说。

  刘任和表示,作为一名“三农”工作者,他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守为农服务宗旨,弘扬新时代供销人“扁担精神”,积极投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扎根山区和农业农村第一线,积小胜为大成,争做深化“三农”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山区共同富裕的实践者、农民群众信得过的贴心人,以扎实有为的工作,努力让山区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报告句句铿锵、振奋人心、催人奋进,通篇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句句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情怀。”丽水市财政局青年党员叶锦菲表示,新时代十年交出了极不平凡的答卷。踏上新征程,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有了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我们的事业就有了踔厉奋发的主心骨,就有了勇毅前行的领路人。“作为一名基层财政党员,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更加自觉地担负时代的重任,找准定位,踏实工作,科学理财、为民理财,为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十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我充分感受到党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丽水市博物馆馆长胡兴旺说,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他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推动文物工作为丽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赋能添彩,努力做出新贡献、展现新作为。

  在新时代勇毅前行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第三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家庭家教家风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充分体现了党对妇女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群团组织要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妇联干部做好妇女工作指明了方向。

  丽水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管伟春表示,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汇聚起强大的巾帼奋进力量。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蔡瑢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我感受颇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特色,是我们党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也是我国行进在新时代发展壮大、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由之路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之一。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一定能够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实现预期的目标。”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两天,报告中关于教育的内容在丽水市教育系统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寄语,引起我强烈的共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共青团工作者,既感受到党对青年工作的重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又感到身上的责任。”丽水中等专业学校团委书记王青树说,她将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勤奋耕耘;想青年所想、思青年所思、帮青年所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热爱青年、奉献青春;把青春和汗水融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

  聆听习近平同志所作的振奋人心的报告后,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总支书记杨苏芬激动地说:“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见证了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山区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特殊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特殊学生和家庭深切感受到党的温暖。”

  杨苏芬表示,站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的背景下,党的二十大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必将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特殊教育必将迎来大发展的新时代,特殊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击鼓催征开新局,奋楫扬帆正当时。丽水市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磊说,作为一名人才工作者,必须牢记二十大报告中“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的重要论述,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真诚关心人才、真心爱护人才、真正成就人才,为创造更好人才生态、提供更优人才福利、吸引更多人才落地而不懈努力,助力更多“千里马”在丽水大地上竞相奔腾,为丽水创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蓄势赋能。

  记者 廖王晶 通讯员 谢潇冰 朱志华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10-18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33309.html 1 3 把一切为了人民落到实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