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潘旺峰
前不久,有一棵树刷出了新高度,这棵树也刷爆了网络。
据央视报道:2022年10月9日,中国巨树科考队发布了目前“中国第一高树”云南黄果冷杉的准确高度——83.4米,相当于28层楼高,同时发布了巨树等身照。这棵树生长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胸径达207厘米,树龄在380岁上下,相当于青壮年。
从发布的图片看,巨树要远远高于周边的林木,如鹤立鸡群,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雄壮而又威武。西藏的察隅县地处偏远,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这里的气候独特而复杂多样,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年降水量大、气候温和、日照适中,非常适合树木的成长。
这棵巨树还是一个美妙的“空中花园”,科学家在树上发现了50余种高等植物,包括虎头兰、毡毛石韦、乌饭叶菝葜、暖地大叶藓等攀缘、附生、寄生类型植物,共荣共生组成一个“植物大家庭”,呈现出可贵的生物多样性。
一棵树,活着活着竟然成了网红,不禁让人感叹和惊羡。
在植物界,凡是高度超过70米的树,植物学家就称之为“巨树”。这些年来,时常会有一些巨树的新闻见诸媒体,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此前,在我国就曾发现云南省贡山县的72米秃杉、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的76.8米不丹松,以及台湾省南投县的81米台湾杉。
一个个“海拔高度”的被刷新,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奇迹。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棵树也见证了生态环境的发展和进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些年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智慧”、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为生态保护划出最鲜艳的红线、确定“碳达峰、碳中和”雄心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被定位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今年世界环境日前夕,我国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减污降碳的“绿色答卷”,全国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正从愿景成为现实。在今年6月份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更是用了四个“前所未有”概括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所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一棵树的高度刷新,不仅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人与自然命运与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对自然环境精心呵护的有力见证。也愿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能见到越来越多的绿水青山,见到越来越高的参天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