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一言
对于“坚守”这个词,我们可谓耳熟能详。但是,要把坚守变成自觉行动,需要我们认真琢磨体悟“坚守”二字的分量,认识坚守的力量。
不妨从曾任龙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的卢书田说起,自2008年退休至今,十多年来他始终怀着满腔热情,用行动继承精神,用精神指引行动。凭着从事党史地方志工作20多年的丰富经验,手写讲课材料近50篇、20余万字,累计宣讲党史故事、革命烈士故事等350多场,受教育人数达3万余人次,为龙泉市党史学习、红色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据本报)
卢书田的这种坚守精神,可以让我们想到很多。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集体、一个人,都需要坚守的品格、坚守的信念、坚守的韧劲。坚守的精神,是做事的支撑,是成功的基础。只有坚守,我们才能做得更好;只要坚守,我们必然会做得更好。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坚守的品质,在坚守中收获成功的果实呢?
首先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成就一番事业,不会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的,总会有困难相伴,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毅力。这一点卢书田做到了,疫情发生后,线下宣讲成了问题,怎么办?于是他动脑筋想办法,创新宣讲方式,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以录制视频、云上播出方式,讲述革命历史,弘扬红色精神。如今,卢书田的“云上讲堂”已推广到全市中小学校,引导青少年在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其次要有泰然自若的定力。在朝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行的过程中,要坚持自己的选择,热爱自己的事业,相信自己的奋斗,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不懈攀登。卢书田就是如此,他把讲好革命故事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多年来深入学校、企业、村社、山区,用亲身经历和深切感受,向群众讲党史、谈感悟、传精神,孜孜以求,无怨无悔。
最后还要有强大持续的动力。坚持的道路上,会遇到一道道坎坷,常需要经受困难的磨砺、寂寞的煎熬。没有足够强大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不可能战而胜之的。这动力就是初心、志向和情怀。“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是一座‘精神地标’,我们不仅要珍之、重之,还应传承好、利用好。”为做好龙泉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写工作,从2016年开始,卢书田白天实地调研,晚上查阅历史资料。这些年,他跑遍了全市14个老区乡镇(街道)、308个老区村,对每一个红色地标都进行细致详尽的考证研究。卢书田的故事再次说明,锲而不舍是做事之本,坚持不懈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