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要闻·莲都

折干后单产达到389.8公斤

浙西南节水抗旱稻千亩示范基地开始收割测产

  □ 记者 廖王晶 通讯员 蓝李俏 陈阳 叶芩芩

  本报讯 近日,位于雅溪镇的浙西南节水抗旱稻千亩示范基地迎来了收割季,为准确掌握基地今年的水稻生产形势,收集基地试验数据,莲都区科技局邀请节水抗旱稻专家对该基地的稻谷进行了现场测产。

  在现场,专家组随机抽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稻田,对“旱优3015”品种水稻进行测产,经过收割、称重等环节,旱优3015折干后单产达到389.8公斤。据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何伟民介绍:“在今年这种特殊天气条件下,干旱影响十分严重,按照测产情况看,可以进一步推广种植。”

  “节水抗旱稻”能节水50%,节肥47%,具有省工、节本等优势,可以有效解决新垦耕地、复垦耕地水源条件不足、保水性能差、地力水平偏低等情况。自2021年引进“节水抗旱稻”试验种植以来,莲都建立了“368”研究及产业化推广体系,建立平原、山地、果园套种等不同土地类型的试验示范基地,完成再生稻、果园套种、雾耕栽培、稻菇连作、旱直播旱管、水直播旱管等产业化配套技术体系,广泛开展除草剂、适合山地的新农具引进、肥药双控、配套基础设施等专项试验。

  今年以来,莲都进一步推进“节水抗旱稻”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在雅溪镇建立了浙西南千亩“节水抗旱稻”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区推广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8月29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莲都区签订“浙西南节水抗旱稻”院地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四中心一基地”战略格局,助力莲都破解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向现代化、科技化转变。

  据了解,《节水抗旱稻的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入选2022年第一批“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行动计划”项目,成为全市3个重大项目之一。项目围绕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坚持“科研+服务”,实现节水抗旱稻成果的广泛应用,建成独立的节水抗旱稻品种选育、制繁种生产和营销服务体系。

  莲都区科技局副局长程晓东表示:“下一步,我们要在节水抗旱稻的品种选育、杂交育种、植保防治以及示范推广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田间的管理和绿色栽培方面要做技术试验示范,将莲都打造为浙西南水稻种业中心阵地,对周边区域形成科技辐射带动作用,打通节水抗旱稻在莲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10-14 折干后单产达到389.8公斤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32774.html 1 3 浙西南节水抗旱稻千亩示范基地开始收割测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