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卖出一千多根油条,烧饼也是“限量”供应,每逢节假日的时候,还要多请一位员工来帮忙。市区高井弄有一家开了十五年的烧饼油条店,老板每天半夜零点就开始做烧饼油条,还是供不应求。
生意火爆
每天要卖出一千多根油条
在市区中山街和灯塔街的交叉口向东约一百米的地方,有一条小巷,沿着小巷一直往里走,有一家门牌号为高井弄47-1号的小店,就是雷建成家的烧饼油条店。9月26日9时,记者来到市区高井弄,还没走到雷建成家的烧饼油条店,就远远看到店外排起了长队,记者赶紧加入队伍。
此时,老板雷建成正在操作间揉面、擀面,他儿子在炸油条,老板娘徐雨芬则在边上为排队的顾客切油条、装盘或打包。“烧饼已经没有了,只有油条和豆浆。”徐雨芬一边忙着切油条一边回应着后方排队的顾客。
虽然队伍很长,但是很快记者就排到了,只见徐雨芬挑了两根刚出锅的油条,麻利地切成了六段,装在小盘里,递给了记者。
现炸的油条外表金黄酥脆,咬上一口便发出“咔滋咔滋”的声音,同时,油条内部没有炸到的位置,还有一丝韧劲,因此在酥脆中还能感受到一股嚼劲。除了油条之外,豆浆是在店内就餐的必点品,顾客可凭自己喜好选择甜豆浆或者咸豆浆。帮忙的阿姨将配好葱花、香菜、酱油、油条碎的咸豆浆端给记者,满嘴的香脆,再喝上一口热豆浆,直呼痛快。
“我们家的油条每天要卖出一千多根,烧饼卖的也还不错,每天要卖出四五百个。”徐雨芬自豪地说,“每天光面粉就要用掉两百多斤。”
10时30分左右,趁着店里暂时没有顾客,雷建成将炸油条的炉子火熄了,案板上的面团也及时收拾起来。刚收拾好,又来了两位顾客,询问是否还有油条卖,得知已经没有了之后,略显失望地离开了。“时间上也差不多了,平时工作日大约十点多就开始打扫卫生,收拾收拾也到午饭时间了。节假日的时候收摊更晚点,还要多请一个人才忙得过来。”
烧饼之所以“限量”
是因为来不及做
徐雨芬说,来吃他们家油条的大多都是附近的街坊邻居,也有很多慕名而来的顾客,并且有很多顾客都吃了多年了,总之,都是冲着这一口味道来的。
生意好是一方面,但背后的辛勤付出却是外人看不见的一面。“忙的时候头一天晚上十一点多就开始准备了,一直要忙到第二天的中午十二点多。”徐雨芬告诉记者,晚上要磨豆浆、揉面、擀面、做烧饼,提前准备客人下的订单,凌晨五点多,就会陆陆续续有顾客来店里吃早餐。“因为烧饼来不及现做,所以每天都是趁天亮之前做好一些,天亮后卖完就停止供应了。”
市民林阿姨是附近的居民,她告诉记者,雷建成家的烧饼油条已经吃了十几年了,自己家的孩子每次节假日回家都必须来吃他们家的早餐。“这道口味是我们这些老街坊们的共同记忆,也代表着老城的美好记忆。”
徐雨芬说,虽然辛苦点,但是做久了,也就习惯了。“街坊邻居们爱吃,我们也会一直将这家店好好做下去。”
记者 董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