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烨恒 通讯员 连哲 董浩
本报讯 近日,我市开展好溪、小溪、宣平溪、梅溪、松阴溪以及钱塘江流域乌溪江丽水段等六大支流现场勘探与探访,对鱼类、淡水贝类、浮游生物等水生生物以及鸟类进行现场采样及调查。
据介绍,目前国内外已普遍将水生态环境质量作为衡量水环境质量好坏的“金标准”。水生态健康评价是以水生生物及其栖息环境为对象,评估指标全面丰富,涉及调查包括土著鱼类、底栖动物、着生藻类、岸线生态性、河湖缓冲带状况等不同类型的指标,评价结果更系统、更全面、更接近于自然本身。
开展水生态健康评价主要目标有掌握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鱼类、着生藻类等水生生物多样性,物种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现状特征;结合水文、形态、水质等要素的现场调查数据与历史资料,客观、准确地综合评价丽水市水系河流水生态健康状况;分析水生态系统受威胁状况及影响因子,提出河流水生态健康恢复对策建议,为河流生态保护和修复、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推进新时代美丽丽水建设。
截至8月10日,我市已实施现场采样21个工作日,采集鱼类样本3000余尾,鱼类市场访问20余个;底栖动物采样点共设置84个点位,采集样品84瓶;着生硅藻设置点位84个,采集样品84瓶;同期完成水质样品采集84个,调查问卷294份。后续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正有序推进。
通过对水生态环境的系统调查研究,能够全面掌握现阶段我市水域的“生态家底”,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下一步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有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