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老城区,一幢自建房内,每天清晨都上演“一位老人哄一位老人”的场景。“妈妈,起床喝点水。”“多喝水对身体好。”这位轻声细语劝说的人正是84岁的程珍树,而他的母亲程爱云今年107岁。
人们最初认识这对母子,还是因为“咖啡奶奶”的名号。这位“百岁咖友”从3岁开始第一次喝咖啡,已经喝了一个世纪。作为儿子,程珍树每天都会给母亲泡上一杯咖啡,他说既然母亲喜欢,就让她喝。这么多年,程珍树和母亲相互依靠、陪伴,从未分开。他直言,母亲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人。
采访一开始,记者问程珍树:“你心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他脱口而出“母亲”。在程珍树看来,母亲的养育之恩、教育之爱使他长大成人,如今,儿子、孙子们都不需要他操心,母子俩是彼此间最需要的人。
想吃什么马上买,想喝什么也会尽量满足,程珍树对母亲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
程爱云一直爱喝咖啡,为了满足母亲,程珍树每天下午都要用刚烧好的热水给母亲泡一杯咖啡,让母亲美美享受“下午茶”时光。“这些年,家里放了好多咖啡,有别人送的也有自己买的。不过最近母亲不喝咖啡了,她让我把家里的咖啡‘解决’掉。”程珍树无奈地笑着说。
母亲最喜欢的水果是石榴,还喜欢吃芝麻,所以程珍树每次出门都会买。母亲通常早上8时多起床,晚上6时吃完晚饭,泡个脚就上床睡觉。这么多年来,母亲的生活习惯和爱好,程珍树记得清清楚楚,他时常说80多岁的人还能天天喊“妈妈”,是一件幸福的事。
就连程珍树的大儿子都说,自己在父亲心里的重要程度可能只有奶奶的三分之一吧,而听到这话,程珍树笑着没有反驳。
养育之恩难回报
程珍树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他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都言传身教自母亲。在他眼里,母亲穿着时尚,性格开朗,还受过文化教育,是妥妥的“千金”。
自程珍树出生以后,他和母亲就再也没有分开过。母亲这一生经历人生起落,曾富有也曾落魄,有过幸福婚姻,也感受离别苦痛。1949年,程珍树的父亲离开,母亲带着他回到老家丽水,看似娇弱的母亲很乐观,一边照顾家中老人,一边抚养孩子长大。
后来,由于家道中落,程爱云选择自力更生。因为母子的手工活出色,织布、绣花、做衣服都很拿得出手,养家糊口不成问题。那时候,谁家有喜事或结婚要用的枕头、被套都找母亲来绣,她在缙云当地很有名。今天一套枕头、隔天一床被套,程珍树常看到母亲在灯光下,揉揉酸胀的眼睛,继续赶制手头的活。就这样,靠着母亲的勤劳勇敢和出色的手工活,母子俩过上平稳而安定的生活。
程珍树说,自己是母亲唯一的孩子,小时候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变成会洗衣做饭、织布绣花的“超人”。说到这,程珍树满脸骄傲地说,母亲做菜特别好吃,像糖醋鱼、红烧肉,东坡肉更是一绝。
现在她最需要我
相伴这么多年,如今的程珍树已是耄耋之年,他的母亲也逾百岁。程珍树说,现在他自己的孩子、孙子们都长大了,而最需要自己的就是母亲。
早晨一杯水,是程珍树每天雷打不动对母亲的问候。有时,程爱云不想喝水,就紧抿着嘴唇,脑袋撇向一边不理人。每当这时,程珍树就像哄小孩一样耐心劝着,最后心满意足地看着母亲喝下一杯温水。
为了买新鲜的蔬菜和母亲爱吃的食物,80多岁的程珍树在菜场里仔细挑选。买完菜,他马不停蹄地赶回家给母亲做早饭。
为了不让母亲累着,程珍树70多岁开始学烧饭,整天在厨房“捣鼓”,母亲喜欢吃什么,他就烧什么。母亲口味经常会变,之前喜欢吃猪脚,一天三餐都要吃,后来喜欢吃鸡爪和鸡翅了,现在改吃素,肉类不爱吃了。程珍树变着法儿烧,他说自己现在的厨艺进步不少,红烧肉也做得很好吃,比起母亲还差了点。
7年前,程珍树不放心母亲晚上一个人睡觉,于是搬到母亲房间,搭了张床,方便随时照看。他说,母亲年纪大了,万一有什么需要,他得第一时间知道。
据《浙江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