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希望专刊

  □ 记者 吕恺

  去年7月,教育部出台“双减”政策,距今已有一年时间,该项政策在丽水落地施行的成效如何?眼下正值暑假,孩子们的假期有什么变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个暑假,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奔波于各类补习机构,而是在更多元的实践作业中期待收获,经历了一个更多彩的暑假生活。

  从文化类到实践类

  暑假作业更加多元

  “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要写的暑假作业比以前明显少了,社会实践类的作业多了。”上海世外附属丽水市实验学校五年级的小周同学说,这个暑假,他在暑假的前半个月就把要写的作业完成了,目前还有一些实践类、运动类的作业没完成,他说:“在家劳动或者跟父母一起运动,拍照打卡或着拍视频,这样的暑假作业有趣又很轻松。”

  “要跟家长学做一道家常菜,并把学习过程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开学的时候需要上交评比。”缙云县长坑小学四年级的邓迪心说,除了学做菜,暑期里还进行了朗读、跳绳、看少儿电影、吹笛子等多样作业。

  记者从缙云县长坑小学发布的“不一样的暑假作业单”中看到,除了语数英的作业外,还有“德育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劳动实践”等内容,包括做志愿服务活动、跳绳绘画、阅读名著名篇、文明习惯养成……“不仅仅只考虑文化课,还要考虑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长坑小学老师李锦祥说。

  放暑假前,云和县文元育英外国语小学在《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中提出,要求同学每天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收看各种新闻节目、报刊或收听广播,养成每天收听、收看时事新闻的好习惯。同时希望家长陪伴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了解风土人情,体验文化习俗,并鼓励孩子把活动心得写下来。

  从补习班到兴趣班

  校外培训机构依旧火热

  记者了解到,这个暑假,越来越多的孩子穿梭在各种文体活动之间,有兴奋刺激的,也有安静、平淡的,他们感受着不同的假期生活。

  在市区一家拉丁舞俱乐部,家长周女士告诉记者,以往的大部分暑假都是家长们最忙碌的时候,渴望把孩子送入培训班。而今年,伴随着学科类培训的销声匿迹,大多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了舞蹈房或运动场上。

  据各类运动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双减”政策的影响,今年暑假报名运动项目的学生、家长数量相比往年大约提升了10%以上,其中,游泳项目的报名人数更是居各类运动项目之首。众多家长表示,让孩子在夏天学游泳不仅可以消暑,还可锻炼孩子防溺水能力,也能为今后的体育中考打下基础。

  除了运动类的兴趣班外,相关艺术类课程的报名人数相比往年也有提升。“这个假期,我家女儿除了学习羽毛球和游泳外,还报了画画和书法,主要根据她的爱好来,都是些非学科类的兴趣班,顺其自然就好。”家长林爱香的女儿下学期读四年级,她说,“双减”后,家长的思想观念也要及时转变。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自“双减”以来,经过全面努力,我市校外培训机构得到有力监管,全市原有293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清零。暑假里,我市各地“双减”工作专班联合市监、公安、综合执法、文化、体育、科技等部门巡查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严防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严厉打击各类隐形变异培训行为。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家长利用暑期带着孩子去参加兴趣类培训或实践活动,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自然更丰富了。”

  从学校到各部门

  多方合力让暑假更丰富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暑假,丽水不少中小学推出了官方带娃——暑托班,除了做暑假作业、课外阅读等常规内容以外,各个学校还依托自身的实际情况,推出独具特色的素质拓展服务。

  在龙泉市东升教育集团的青瓷坊里,参加“暑托”的10余名四年级学生在青瓷老师的指导下,体验龙泉青瓷制作的整个过程,感受龙泉非遗文化青瓷的魅力。

  当《孤勇者》的旋律响起,缙云县兆岸小学的操场上顿时群情鼎沸,同学们端着脸盆、拿着水瓢、拎着水枪争相向自己的小伙伴奔去,你一盆,我一枪,“躲避战”“偷袭术”……大伙不惧骄阳,无畏挑战,“狠狠地”为身边的人“送”去一身祝福。一时间,泼水声、尖叫声、欢呼声、呐喊声连成一片。

  除了学校开展暑托外,我市各地相关部门也持续推出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暑假社区托管等活动,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衔接。

  日前,市妇联联合开发区妇联开展“幸福e家”家庭教育课堂走进妇儿驿站,特邀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邱筱妍,为20多位孩子家长送去《防范儿童溺水筑牢安全防线》《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讲座。同时,针对当下少年儿童沉迷手机这一问题与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答疑解惑,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像这样的活动,今年暑期,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了近200场,内容丰富多彩。

  “宋韵少年说——讲解百人团研学活动”“我的飞天梦”航空航天科普夏令营、暑期体育公益课……今年暑假我市文广旅体局、市妇联、团市委、科技局、街道社区等部门组织了各种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8-14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24786.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