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俞文斌 通讯员 项筱婷
本报讯 “太神奇啦!我在路上看到好几辆压路机居然自己在跑,居然没有人操作。”日前,市民刘女士向晚报记者报料,称驾车经过莲都区S328丽浦线时,发现有多台大型机械在没有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在进行修路施工。记者了解到,这是我市首次应用国省道全自动“无人驾驶”养护施工技术,也是市交投养护公司在沥青中面层施工首次引进“无人驾驶”碾压机群,标志着我市正式迈入“智慧养护”的阶段。
市民刘女士看到的正是8月8日,在市交投养护公司承接的莲都区S328丽浦线大中修罩面试验路段施工现场。“当天作业的碾压机群由4台钢轮压路机、2台摊铺机组成,井然有序地完成了沥青层面协同摊铺碾压作业。”市交投养护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无人驾驶”养护施工技术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北斗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障碍物识别系统等智能技术,组成了机械设备“大脑”,为设备提供更加的精密控制和精准路径引导。项目施工时,技术人员只需提前设置好路面标高、宽度、碾压遍数、行驶轨迹等参数,“大脑”就会自动控制设备完成既定工作,指挥机群进行自动协同作业,有效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导致的漏压、过压、欠压、超速等问题。
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设备还可将摊铺轨迹精度控制在3厘米,碾压轨迹精度控制在10厘米,保证摊铺碾压的均匀性和路面压实度、平整度。此外,“无人驾驶”碾压机群还配备有远程唤醒、休眠功能与自动预警、紧急停车、自动避障等多重安全防范措施,可以全天候连续施工,确保路面及时碾压,在提升工效、有力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与传统配置相比,通过“无人驾驶”养护施工技术施工作业不仅减少了在高温环境下施工的人员数量,还提高了施工质量、效率和安全,真正实现了工程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绿色水平高的目标。未来,市交投养护公司将继续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构建“智慧养护”新体系,助力交投养护事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