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董陈磊 樊文滔
本报讯 人在岸边走,鱼在溪里游。在云和县城繁华的新华街旁,一条小溪穿城而过,这条溪名叫黄溪。连绵两公里清澈的溪流里,成群结队的彩鲤游来游去,追逐嬉戏。这番美丽景象是云和群众十年护水护出的“画面”。
黄溪是城区的天然中轴,但在以前,这里一度成了人人都避而远之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还是使用马桶,那时每天早晨都能见到许多居民在黄溪里洗马桶。长此以往,原本清澈的黄溪,慢慢变了样,渐渐成为了“臭溪”。为了整治被污染的河道,云和县启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对黄溪完成了清淤、固堤以及修建拦水河坝等工程。
“不仅要还百姓一条清澈的河,还要改善两岸群众的生活环境。”2014年起,乘着全省“五水共治”的东风,云和县启动“采真里”美丽县城改造提升项目,其中黄溪综合治理改造投入2亿元,工程包括道路建设、水系综合改造等。
2015年开始,云和全面实施了河网清淤,加大工业污水、餐饮污水、生活污水治理,监测水网水质。对沿线工业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健全企业污水治理设施,严查企业污水乱排,对黄溪沿线餐饮业污水排放进行专项督查,免费发放污水收集桶,减少餐饮污水污染。同时,统筹推进老小区老建筑的管网改造,将原本安装在黄溪河里的污水管线,全部转移到了路面,并实施雨污分流;实行一户一管,把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统一汇入城市管网进行排污。
近几年,云和县设立镇级治水办,探索了“网格员+”“河长+”等多种治水模式,建立村规民约、“红黑榜”、“哨响就到”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等一系列机制。59岁的汪阿姨是解放社区的网格员,家住黄溪河畔,平日巡河工作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发现有问题就拍一张,能自己处理的就当场下河自己处理了,不能处理的,就上传到巡河APP上,通过系统报送给相关部门。”
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开展,如今,黄溪的水清澈了,水中彩鲤闲游,老街巷弄,参天古树,青石板桥横亘溪上,历史风貌重现在人们眼前。黄溪只是“五水共治”的一个美丽缩影,一条条清美溪流背后是“五水共治”谱写出的最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