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启珍 通讯员 雷晓云 实习生 雷蕊
本报讯 8月3日上午,一批来自遂昌的3万余只白玉蜗牛刚刚结束了一段短途旅行:它们先是从遂昌县金竹镇百胜村的田间“整装”,之后花上半天时间“乘坐”专车到达嘉兴宏福食品有限公司。
“这是我们卖出的第一批成品蜗牛,25830元!”刚刚发完这批货的盛泰农场负责人郑建华兴奋地说,白玉蜗牛肉质肥厚,营养丰富,更重要的是利润可观。“我们每亩地的蜗牛约为45000只,一只蜗牛大概在30克到50克之间,按照每公斤16元计算,除去成本,每亩地能盈利两万余元。”
据介绍,白玉蜗牛是我国特有的蜗牛品种,以其肉色雪白如玉而得名,是可食用蜗牛家族中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含量趋于零,并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硒等多种矿物质的珍品,生长周期约为4到5个月。
两年前,嘉兴市南湖区一带养殖白玉蜗牛多年,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产业链,金竹镇作为其山海协作结对镇,曾多次组织各村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前往考察学习,其中就包括了蜗牛养殖。今年5月,在各方的牵线搭桥下,郑建华与嘉兴宏福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回购协议,购买了4万只种蜗牛,并从百胜村和交塘村集体流转了32亩土地,开始了蜗牛养殖。“目前,种蜗牛繁殖出的第一批蜗牛已经成年,预计到10月,30亩地的产值可以达到近90万元。”
“虽然蜗牛爬得慢,但赚钱却很速度。”郑建华说,目前村里已经有村民表达了养殖蜗牛的意愿:“我会无偿给他们提供种蜗牛、技术和指导,同时包回收,确保户户养殖成功,一起走向共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