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杂谈念白勺

  □ 市直 一言

  生活需要仪式感,但仪式感没必要奢靡浪费。据媒体报道,日前,江苏省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1300余名毕业生在“拒绝‘升学宴’”条幅上签下名字,承诺弘扬文明新风,拒绝奢靡浪费。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又是人生的必修课,感恩老师本无可厚非,但表达感恩的方式有多个选项,不必非要“宴”。况且,有些“宴”已变了味,有违“谢师”的初衷。比如,部分谢师宴大操大办,不仅超过了“谢师”该有的限度,而且容易引发攀比之风。还有人借谢师之名,行敛财之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使得谢师宴出了格、离了谱、过了界,甚至成为个别人腐败的载体。面对各种谢师宴,有的老师往往陷入两难境地,拒不赴宴,怕伤了师生情谊,又恐被说“清高做作”,结果老师疲于应酬,家长浪费金钱,尚未步入社会的学生则可能被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影响,谢师宴成了让老师、家长、学生都苦不堪言的事情。

  对于教师来说,所看重的并非奢华的饭局,而是学生感恩的初心。正因如此,当下不少地方都开展了“一杯清茶谢师恩”“一张合影留纪念”“一张卡片送祝福”等谢师感恩活动,提倡用更节俭、更健康、更文明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和谢意。每逢升学季,有关部门都会采取通知、倡议等方式,引导文明健康、简朴节俭的感恩方式。倡导文明新风,杜绝“谢师宴”,党员干部要加强对家属及亲朋好友的宣传动员,争当弘扬文明新风的带头人。学校、老师也要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吃喝送礼之风,简朴表达祝福,争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

  整治违规办宴歪风,离不开无处不在的监督、精准有效的执纪。正如媒体报道中所提到的,多地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察访,严肃查处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以办宴为幌子,借机敛财,搞利益勾兑等行为。对无视纪律规定、违规操办和参与者“零容忍”,一经查实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予以通报。对因监管不力,导致发生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和参与“升学宴”“谢师宴”等问题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将按照“一案双查”原则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家长真正理解并践行更加纯粹的感恩之礼,为年轻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导向,让他们能够带着不骄不躁的平和心态、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告别昔日旧教室,迈向人生新课堂。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8-05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23952.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