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社区

■创新实践丽水河(湖)长制 龙泉:打造升级版水经济

  □ 记者 董陈磊 樊文滔

  通讯员 叶伟娟 郑子丹

  本报讯 “山是江浙之巅,水是三江之源。”青山悠悠,绿水依依,大自然赋予了龙泉这座古城优越的生态资源。行走在瓯江江畔,脚下奔腾的江水,远处苍翠的青山,恍惚间,悠久而丰富的剑瓷文化历史在眼前浮现,仿佛穿越了千年。

  龙泉为三江之源,是钱塘江、瓯江以及闽江的源头,境内水系发达,其主要水系龙泉溪位于瓯江上游,只有出境水,没有入境水。正因如此,龙泉市委、市政府一直肩负着守护好一江清水的职责,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自我省开展“五水共治”以来,龙泉积极响应,发出“五水共治”动员令,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393名“河长”包河包段治水,打响治水攻坚战。围绕“一年‘清三河’、三年显成效、五年水成景”的工作目标,全面规划治水任务,各地因地制宜出高招,设置曝光台,强化监督倒逼治水;将培育低耗能、零污染的生态产业作为目标,遏制水污染源头。

  在“水治理”的过程中,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治水经济“升级版”,在推进水生态建设的同时,不断实现以治水促转型、以治水优生态、以治水惠民生,让百姓既感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美景,也收获了“金山银山”带来的富足。

  位于百山祖国家公园北麓的龙泉市查田镇青坑底,是“丽水山泉”的水源地,凭借源头好水好资源的优势,如今俨然成为丽水“山”字号品牌的又一力作,真正让好水变成好产品、激发出好价值,填补了丽水水经济、水产业空白,为未来发展高端水产业打开了无限空间。

  “一饮知山水”,龙泉依托独一无二的山水生态优势,以水为媒、以水为脉,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写好“水经注”,发展水经济,充分释放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助推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建设。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8-04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23669.html 1 3 ■创新实践丽水河(湖)长制 龙泉:打造升级版水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