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桑榆常青

  不觉一年大暑至,虽躲在空调房或吹着电扇,但往昔摇扇子的感觉依然会浮上脑海,扇子身影很清晰。

  一帮文友相聚,见文友悠闲摇着折扇,折扇上手书“随风”二字,就觉得扇出的风随心所欲,留有书香淌着历史。

  上世纪70年代前,丽水人基本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盛夏时节,看到的是各种各样质地款式的扇子,晃得你眼花缭乱。我意识里有蒲扇、棕榈扇、麦秆扇、竹扇、羽扇、折扇等等。

  蒲扇。丽水人泛指各类扇子,当然也特指用蒲草编成的扇子。蒲草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有生长,但北方产量较多。丽水不少地方的池塘、沟渠、江边也有,丽水人叫这种草为水蜡烛。在当年,丽水的老一辈特别是会编扇子的人会将这种草割回家,将草晾了一段时间后,趁着草还有韧性,就将这种草编成扇子。蒲草编的扇子,往往如桃子般形状,手柄用多股蒲草编在一起,很方便手握。凑近蒲草扇,就有一股浓郁蒲草的香味。轻摇扇子,风力也不错。但蒲草扇美中不足的是,它比较重一点,扇子摇多了扇面和扇柄容易折断。

  蒲葵扇和棕榈扇。蒲葵扇和棕榈扇差不多,因为蒲葵树和棕榈树很相似,只不过蒲葵树比棕榈树高大了很多,叶片也大许多。将蒲葵叶或棕榈叶经过晾干、漂白、压定型后,裁剪成圆圆的扇面,然后在扇子的一圈边沿用布条缝好固定,一把扇子基本就做好了。在所有用过的扇子当中,我觉得蒲葵扇是最舒服的扇子。它圆形、轻巧、扇子面积大,轻轻摇晃,就可以扇出很大的风。记得以前看《陈毅市长》电影时,陈毅元帅对蒲葵扇情有独钟,在上海当市长期间,一到夏天,手不离扇,摇着一把很大的蒲葵扇,既显得有智慧又很洒脱。蒲葵扇、棕榈扇比较耐用,祛暑扇风可以用很长时间。只不过那时孩子们很顽皮,喜欢拿着扇子打来打去,没多久,这种很结实的扇子也被我们打破了,扇子就变成一丝丝一缕缕的烂扇子,最后进入炉灶粉身碎骨化为尘土。

  麦秆扇。当年丽水生产队大多会种麦子,待到麦子收获后,就将比较圆润、没有虫害和破裂的麦秆收集起来,去掉秆梢和根部,放置阴凉处晾干。接着用水浸泡使其变得柔软,再通过细心地编织、缝制、修剪、钉上竹制的扇把等工序,一把把圆圆的麦秆扇就做好了。麦秆扇很好用,凑近闻闻,散发麦秸的清香,拿着竹片做的扇柄,扇起风来既柔韧又有弹性,也是扇子中的上品。

  竹扇。是用细细薄薄竹片编织成的扇子,编竹扇要手艺,不光竹片要细薄均匀,编织也要精致紧密。竹扇一般为长方形,记忆里遂昌竹扇很不错。

  羽扇。又叫武侯扇,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诸葛亮羽扇不离手,不管天热天凉都会扇着长长羽毛做的扇子。这种扇子是有文化、有智谋的人使用的。羽扇用的人较少。我住在莲都白蛇弄时,隔壁一个年轻美貌女邻居,很喜欢用羽扇。平时娉娉袅袅走着路,轻轻摇着羽扇,在我们眼里就是一道很美丽的风景。

  当年的扇子,会在扇面上画上各种各样图画,虽然画技并不精湛,但扇面上的荷花牡丹、飞禽走兽等让人觉得很美。在摇扇驱暑的同时,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电风扇、空调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扇子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扇子身影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我们这代人扇子情结依然,天热了仍会想起扇子,怀念它们曾经陪我们度过的岁月。

  (市区 何益林 64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8-03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23493.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