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董陈磊
本报讯 “一汪清水绕村行,两山排闼送青来。”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自然景观秀丽,生态环境一流,是“中国畲乡之窗”4A级旅游景区所在地。大均乡位于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瓯江支流穿境而过,原始的畲乡风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冠以“畲乡之窗”名副其实。
近年来,大均乡依托优质的水资源,持续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打造鲜明的水文化特色,塑成水域救援培训产业,持续推动“水生态”向“水经济”转化。
在治水上,大均村狠下功夫,以“五水共治”为切入点,全方位推进共治体系。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治水”领导小组,签订责任书明确乡、村两级治水职责;细化执行“河(湖)长制”,分段落实巡河、河道清洁、河道管护等责任;数字化赋能农村污水处理,新建丽水市首个以色列MABR技术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
治水过程中,大均乡还创新性地以“七水”为引,推出唱水、观水、亲水、听水、品水、护水、戏水等一系列水文化特色,通过打造水碓垟亲水平台、梅花圩丛林咖啡吧等亲水产业,开发水上瑜伽康养、桨划游船体验等亲水项目,促进“水旅”产业融合。
正是这样优质的水资源,每年4月至10月,吸引了大批水域救援队伍前来培训。“在这样的水里游泳,喝上几大口都没有问题。”前来培训的救援队员对大均乡的水域赞不绝口。以涉水救援业务培训为载体,大均乡成功吸引IRIA国际搜救教练联盟急流救生训练基地、省消防应急救援基地落户,为大均乡注入新活力。
“培训经济”火了,当地民宿、农家乐的生意也火了,直接成为大均乡村民们增收新支点。大均村罗家之居民宿老板罗剑,巧借培训产业东风,分享到了“水经济”带来的红利,“日子是越来越好啦,真是多亏了我们大均的好山好水啊!”罗剑感叹道。
大均乡积极盘活水资源,探索出治水、兴水新路径,全面激活水经济,高效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为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乡村振兴样板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