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谢佳俊
在市区紫金新村的居民区里,隐匿着一家小店,没有考究的门面,只在门店侧面伸出一块小小的牌子,上面写着店名“牧羊人”。七年来,这家毫不起眼的小店在这个充满烟火味的居民区扎下了根。
炎热夏季,晚上出门撸串又成了市民夜晚的一大消遣,“牧羊人”的羊肉串也因此火热起来。近日,记者来到店里,感受小店的火热瞬间。
一晚卖700多串羊肉串
小店迎来“火热一夏”
在“牧羊人”的点餐区,记者看到店里的菜式并不多,只有羊汤、鲜羊肉、羊肉串、羊排和一些火锅配菜。“我们店开了七年了,一直就做这些,在丽水也算有了点名气。”店主王波笑着说。
炎热的夏天,店里的羊肉串颇受欢迎。新鲜出炉的烤羊肉串配上冰凉清爽的啤酒,瞬间驱走一天的劳累。
王波说,店里主打羊肉、羊排、羊汤,生意最好的时候在下半年。“夏天羊肉串更受欢迎,现在每天基本能卖出七八百串,生意好的时候店里一晚能有四十几桌客人,经常营业到夜里一两点钟。”
忙碌间隙,王波也向记者道出了他的“生意经”。“做餐饮最重要的是品质,店里的羊肉大部分是自家养殖的,能最大程度保证羊肉的新鲜和品质。”王波介绍,为了做好羊肉同时兼顾丽水人的口味,他们曾到宁夏、内蒙古、新疆等盛产羊肉的地方学习,其间也根据客人的意见多次调整配方,“丽水人大多吃不惯羊肉的膻味,所以我们会在当天上午把羊肉稍稍腌制一下,减少膻味。”
酒香不怕巷子深,“牧羊人”的名气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响亮了起来。前年,王波和家人盘下了小区附近的另外两家店面,如今小店有5个包厢、十几张桌子。
从养羊到开店
一家人过上安稳生活
一家火热的小店背后,是一家人日渐火热的生活。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当年想着帮家里减轻负担,高中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了。”今年29岁的王波以前修过车,干过很多工作,自从开了这家店,生活才慢慢稳定下来。
十年前,王波的家人在家乡云和开办了一个小养殖场,专门养羊。“那几年羊肉市场不太景气,于是我们就出来摆摊卖烤羊肉串,也算是自产自销吧。”王波笑着说,七年前,他的家人盘下了这家小店,生意一直不错,“卖完羊肉串后,剩下很多羊骨,不利用起来很可惜,所以就想着煮成高汤,没想到还挺受欢迎。”
小店的火热给一家人带来希望,于是王波一家决定只专心经营这一家店。多年下来,他们做的大多是熟客生意,客源一直比较稳定。
疫情期间,这家小店和其他餐饮店一样,经历了一段惨淡时光。恢复营业后,小店生意慢慢好转。“那段时间政府也有补贴,但我们还是想先靠自己,这些帮扶可以留给其他更需要的商家。”王波说。
经历过在外闯荡打拼,王波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安稳,也蛮有幸福感。“现在我们一大家子都在忙活这家小店,我们既是厨师,又是服务员,七八个人轮班。”王波笑着说,现在一家人一般中午就到店里切羊肉、串羊肉串、准备配菜等,“日子虽然忙碌,但有盼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