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启珍 通讯员 江涛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我市首批55名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创新创业人才职称“直通车”评价机制取得中级职称,其中涉及建设、水利、机电、化工、生态环保工程和工艺美术、农业、记者等专业。
创新创业人才职称“直通车”机制,是我市开展人才科技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强化人才引领、缩小人力差距的一项具体的人才评定举措。去年,市人力社保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中级职称“直通车”评价机制并开展评审工作,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认定或评审中级职称。
职称“直通车”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突出面向生产一线、面向基层创新、面向工作实绩,打破学历、资历限制,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把业绩写在大地上、车间里,将真正沉在一线实现技术突破、解决技术难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定出来。
职称“直通车”机制重业绩,又重实际。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面试答辩、业绩陈述、成果展示和综合评价等程序,一改以往“只见材料不见人”的评价方式,更加立体充分地展示创新创业人才道德修养、业务能力、业绩成果、社会贡献等综合素质,让专业人才凭真才实绩脱颖而出,也使评审结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用好职称‘直通车’评价机制定期开展评审,鼓励我市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取得标志性业绩、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较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积极申报并通过职称“直通车”评价机制迅速成长,为推动我市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