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警讯警营

  □ 通讯员 郭伶俐 王豪 文/图

  

  “谢谢你,詹芳亮警官,我一定好好改造!”当从管教民警口中得知,家人依然牵挂自己时,在押人员吴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吴某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关押在青田县看守所,其性格孤僻,起初与同监室人员发生冲突。面对“刺头”,青年民警詹芳亮主动请缨,负责吴某的监管。他深入了解吴某的经历,和吴某谈心、拉家常。渐渐地,吴某敞开心扉,道出心结——他害怕被家人抛弃。詹芳亮主动联系上吴某家人,并将其家人的关怀温暖传递给吴某。很快,吴某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积极主动配合监管工作。

  近年来,青田县看守所民警忠实践行“三能”要求,永当新时代“挺进师”的平安监管排头兵,依托“三能战力”评价体系助推队伍战斗力提升,持续夯实基础、规范执法,实现了监所疫情零感染、安全零事故、队伍零减员。青田县看守所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嘉奖6次,多次获评全省先进,连续26年安全无事故。

  薪火传承

  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

  保持26年安全无事故的秘诀是什么?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

  “干在平时、落在实处。”这是“老监管”陈坚对徒弟詹芳亮说的话。

  今年8月,陈坚将退休。4月上旬以来,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复杂,面对大战大考,陈坚却主动请战坚守一线。

  领导知道陈坚的父母年迈,妻子又身患重病,想给陈坚换个岗位,但陈坚却说:“身为老党员,我先上。”配合巡诊、运饭打饭、放风管理、提审带人、管教谈心……陈坚细致踏实的作风深深感染了徒弟詹芳亮。

  几年时间“传帮带”,詹芳亮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他说:“我要像师父那样,把工作做到一平如水、波澜不惊。”

  为确保监管场所安全,监区实行封闭管理,身为青年民警,詹芳亮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操心最多,他学会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詹芳亮精准施策,从消毒防疫、巡诊测温、人员管理、后勤保障等,严格执行封闭式轮岗值班,拒疫情于高墙之外。

  从师父那儿,詹芳亮还学到了很多,他说:“要与在押人员多谈话,每次谈一两个小时。同时,必须注意细节,换位思考才能获得信任。”耐心细致的日常工作,让在押人员重拾善良和信心。

  点亮希望

  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

  “你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点亮希望,照亮前进的道路。”当被民警季江维送出监区时,小范向他深深鞠躬致谢。

  小范涉世未深,因贩卖银行卡被抓,入所后他一度情绪低落、自暴自弃。同为年轻人,季江维关注到了小范的情况。“你还年轻,好好学习,出去后重新开始。”季江维鼓励小范,还给他推荐书籍,鼓励他多读书多学习。

  “我是‘有罪之人’,你还这么关心我。”在季江维帮助下,小范走出阴霾,重拾信心。

  青田县看守所将单一教育转为全力帮教,帮助在押人员明德礼、辨是非、学法律。

  2020年6月,新警季江维到所工作。最初,他负责巡控工作,单调、枯燥,但事关监区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一天深夜,季江维紧盯监控。5号监室有情况!一在押人员蜷缩身体、翻来覆去,行为异常。

  季江维立即将情况通报给值班民警。经医生初查,该在押人员急性胰腺炎发作,急需送医治疗。“我交接班了,我去!”季江维和同事一路护送。他忙前跑后,直到次日中午,在押人员病情好转,季江维才松了口气。如今,他早已练就“火眼金睛”,成为名副其实的巡控标兵,先后发现、纠正、制止安全问题数十起。

  曾有人劝季江维,监管工作压力大,早点转岗。季江维却说:“能唤醒迷途的心,让他们重回正道,付出再多青春,都值得!”

  挽救生命

  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

  患有艾滋病、肺结核……面对特殊的在押人员,青田县看守所副所长周根李说:“穿上警服,就选择奉献与坚守。”

  周根李负责管理艾滋病、肺结核监室、过渡监室。为此,周根李自学心理健康知识,创新心理干预工作机制,成立“根李工作室”,为在押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和矛盾化解。

  “周所,你真的救了我的命。”在押人员郝某入所时患有艾滋病、尖锐湿疣等疾病。期间,郝某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用尽,情绪焦虑。而该药物为深圳某医院的特制药物,青田乃至浙江都无法买到同样的药物。

  周根李一边安抚郝某情绪,一边联系办案单位、对接医院,通过线上购药并寄回看守所,确保了郝某的用药需求。同时,他还定期将郝某的用药情况、检查报告反馈给医院,调整用药剂量。在民警帮扶管教下,郝某积极配合管理,主动认罪认罚。

  此外,青田县看守所还组建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党员民警认领“微心愿”参与社区管理,关心关爱贫困家庭,慰问陪伴留守儿童。发挥法制宣传、警示教育作用,共建法制、廉政教育基地。

  为在押人员过生日、自掏腰包购买生活用品、看望关心在押人员年迈父母……四角天空之下,民警用真挚情感消融坚冰,化身引航灯塔。9400多天,一代代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田县看守所人用行动书写了青春的故事。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5-26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14222.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