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豪
春风又绿江南岸,老区共富焕新颜。
1927年1月,浙西南第一个党支部在丽水遂昌建立,革命星火迅速燃遍浙西南。周恩来、刘英、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丽水留下了光辉战斗足迹,缔造了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烽火虽过,红色精神历久弥坚。如今,浙西南革命老区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数据显示,丽水市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丽水“平安成绩单”同样亮眼,丽水市连续17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市”;群众对丽水公安工作认可度、治安领域群众安全感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丽水公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的“三能”重要指示为引领,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丽水公安之干”注魂赋能立根,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保驾护航。
“丽水公安要自觉扛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的政治责任和担当,永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勇向前的新时代‘挺进师’排头兵。”丽水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毛建国说。
忠诚使命
“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
清晨,在浙西南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遂昌县大柘镇泉湖寺前,89岁的管理员朱宗鹤将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
一面旗帜,一份信仰。朱宗鹤升旗近7000次,坚持了20年。
现在,朱宗鹤身后,整齐站立的是大柘派出所的5名民警、7名辅警。每个月,派出所都会组织在泉湖寺举行升旗仪式。朱宗鹤被聘请为派出所“红色辅导员”,为民警讲授革命历史党课。以党建促队建,大柘派出所定期召开红色党建所务会,评选“最红党员”,红色基因深深融入民警血脉。
一片绿叶带富一方百姓。大柘茶山面积2万余亩,80%农户从事茶产业。今年,桃谷浮云驿站、云上茶歇科研中心……投资7000余万元的产业项目落户大柘。
护航项目推进,民警靠前一步。“全靠你们,为我追回损失。”计划投资的王先生与合作方发生纠纷,资金险被转移。民警多方协调,全力为他追回资金。派出所还在茶叶市场设立“茶商警长”服务站,提供交管等咨询代办服务。
“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大柘派出所所长张时裔介绍,派出所牵头成立“泉湖连”党员先锋队,创新“背包警务”服务农村“一老一小”,设立党员代办点,将服务延伸至村民家中。
因红色旅游而兴的王村口镇,曾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开创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之一。“五一”假期,许多游客走进王村口,喝红军茶、吃红军饭……一大早,王村口旅游警察中队准点巡逻,维护秩序、打击犯罪、提供服务,成为红色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王村口镇接待游客40万人次,增加经济收入2.1亿元。
近年来,丽水公安坚持以“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推行“一村(格)一警”模式,打造新型城乡社区警务共同体,全市建成联勤警务站22个、“两队一室”55个及“智安小区”264个、“智安单位”154个。2000余名民警、2300余名辅警化作一抹抹“警察蓝”,点缀于乡村振兴的最美色彩中。
求是挺进
“红色堡垒”护航山区共富
“刚学了案例,就接到诈骗电话,用上了。”在外创业16年的老周回乡发展生态产业,他说多亏了民警替他保住“钱袋子”。近日,龙泉市公安局锦旗派出所将4200余份反诈教材送进企业、学校、村民家中。
住龙镇“自带”红色基因,“三个弹孔”红色故事口口相传。锦旗派出所打造守护一方平安的“红色堡垒”,辖区发案、警情逐年下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得以成真。
“创新‘警民联防’模式,健全平安指导员、警务联动员、全科网格员队伍,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团火到满天星……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大伙儿安全感满满。”锦旗派出所所长张啟长说。
奔跑在共富大道上,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21年,住龙镇吸引游客20余万人,旅游收入达2100余万元。
平安是发展之基。近年来,乘着数字化改革的东风,丽水公安以“三轮驱动”为牵引,一体推进“公安大脑”建设,牵引“处突、打击、治理、服务、保障”五大板块警务运行体系,作战“110”平台、“智慧生态卫士”“丽道安”“龙剑链”等一大批数字化应用场景投入实战。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为规范行业,龙泉公安研发投入“龙剑链”溯源智控系统,构建刀剑制、售、购、运等全环节数字化管理体系。“扫一扫码,信息精准溯源。”龙泉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叶鑫表示,已有86家刀剑企业注册备案,备案产品近200种。
“竹木、五金企业……”翻开笔记本,剑池派出所民警张亮对辖区企业如数家珍。布局精密制造等“一核七区”功能片区,龙泉正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平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围绕“双招双引”工程,丽水公安全面开展“护航”专项行动、“为企服务提升月”活动,当好“金牌店小二”,“一企一策”开辟快速服务通道。其中,龙泉推广“一企一警”派驻项目警长制,组团式、点单式、上门式提供服务,挽回企业损失5000余万元。
植根人民
“红色熔炉”锻造“三能”铁军
近日,百山祖国家公园景区人气旺,游玩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庆元县公安局百山祖派出所驻地海拔1138米,是长三角地区海拔最高的派出所之一。女所长刘琼工作起来雷厉风行,她早早带队巡逻。“刘所长,来巡山啦!”正出摊卖小吃的吴大姐热情地向她打招呼。吴大姐说,以前会看到游客起争执、闹矛盾,现在有了百山义警联盟,有事直接找义警,做生意更安心了。
百山祖镇是革命老区。1935年,挺进师入浙的关键性一仗“斋郎战斗”就在这里。薪火传承,百山祖派出所实施“1138红绿融合”警务模式,推出“365+24”服务不打烊机制,打造警景联勤警务站、百山义警联盟。现在,村民“钱袋子”鼓了,住得更踏实了。
“请保持安全距离。”4月以来,丽水公安党员民警、辅警冲锋在打赢疫情“歼灭战”第一线。其中,莲都、云和公安组建党员“突击队”坚守在街道社区、交通检查点、流调工作岗,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扬在“疫”线,筑起保卫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实防线。
革命烈火,给丽水留下红色印记,也再一次照亮了丽水公安前行之路。丽水公安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开展“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应用“三能”战力评价体系,全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三能”铁军。
红色浙西南,绿色新丽水。沿着八百里瓯江出发,处处是山水美景,处处是共富歌声,处处是忠诚守护的藏蓝身影,一幅平安和美的浙西南革命老区共富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