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俞文斌 通讯员 陈力豪 鲍慧超
本报讯 火红的五月,温暖湿润,骑行在全长约73公里的“浙江省最美自驾公路”安豫线,一路感受绿意葱葱、环境清幽的自然生态,一路奔赴国家级4A景区龙泉山,呼吸“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就像是把夏日的风景织进一幅幅青山绿水的画卷。
在这个最适合出行的季节,安豫线、披云线、西独线等美丽的农村公路成为了不少骑行者首选之路。而这些美丽的变化离不开丽水龙泉“四好农村路”的“穿针引线”,离不开龙泉市交通运输部门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有益创新与探索。
近年来,龙泉市投资2亿多元建设完成了哥窑大道、弟窑大道、白云大道等14条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线,将地方特色与美丽公路建设相互融合,打造了“四好农村路”金名片。
随着龙泉市因地制宜建设观景台、文化长廊、造型景观等设施,把具有龙泉特色的剑瓷文化、茶文化融入景观之中,展现了最美公路的独特魅力。尤其是积极探索“交旅融合”机制,通过“交通走廊+骑行”旅游线路,形成“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辐射联动,建成的14条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线、3条主题骑行路线,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约33.3%。
如今,龙泉市已建成公路总里程2738.213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2447.341公里,公路密度为89.51公里/百平方公里,建制村通村硬化路率、通公路率、通客车率均达100%。2021年5月,龙泉市成功创成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这些年龙泉市一直以深化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农村公路养护模式上,不断探索与前行,聘请专职养护工人集中养护、实行“一把扫帚”机制、实施党员包干分段比拼养护……龙泉市形成了“专业化+市场化”统一管养,试行“县乡公路养护承揽+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公路专业养护人员”三合一多元管养模式,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不断提升。
不仅如此,为确保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龙泉市实行三级路长管理,持续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和部门负全责的责任体系,全面实行“牵头领导+部门平台+沿线乡镇”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探索完善“路长制”。同时,健全规划图、进度图、现场图和任务清单、时间清单、责任清单“三图三单”,确保目标一目了然、进度一览无余。
龙泉市交通运输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他们将继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成果,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聚力聚焦农村公路管养机制、路面质量、示范创建及路容路貌“四个工程提升”,努力实现交通区位再飞跃。